學生們從初二開始學習物理。 物理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 因為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與物理知識有關,所以學好物理知識非常重要。 你平時喜歡看老師在課堂上做實驗嗎? 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實驗考點匯總
第二章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
1、設計實驗證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答案:將音叉靠近用繩子懸掛的乒乓球,敲擊音叉,發現乒乓球彈起,聽到音叉發出聲音。 證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設計實驗證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答:拿一根長鐵管。 學生A敲擊鐵管的一端,這樣另一端的學生B就聽不到敲擊聲。 B同學把耳朵貼在鐵管的另一端,發現B同學能聽到。 敲擊聲。 證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3.設計實驗證明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
答:將發聲鬧鐘密封在塑料袋中,然后浸入水槽中。 你仍然可以聽到鬧鐘的聲音。 證明:“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
4.設計實驗證明聲音可以在氣體中傳播。
答案:讓一個學生在對面打鼓,發現他能聽到鼓的聲音。 證明:“聲音可以在氣體中傳播。”
5、設計實驗證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真空中無法傳播。
答:將發聲的鬧鐘放入真空罩內,用抽氣機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發現響聲逐漸變小。 證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真空中無法傳播。”
第三章
熔化現象; 凝固現象; 汽化現象; 蒸發、吸熱、冷卻; 影響蒸發速度的因素; 液化現象; 降低溫度使氣體液化; 液化放熱; 升華現象; 凝華現象。
6.設計實驗來說明熔化現象的存在。
在試管中加入碎冰初中物理習題,用酒精燈加熱試管,發現試管內的固體冰變成了液態水。 說明固體可以熔化。
7、設計實驗證明:晶體熔化吸熱但溫度不變
答:用酒精燈加熱海浪,用溫度計測量海浪的溫度,發現海浪逐漸變成液態,而溫度計從液態海開始沒有變化波到海浪融化結束(融化過程中移開酒精燈,發現融化立刻停止)。 證明:“晶體熔化并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8. 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液體可以凝固。
將燒杯裝滿適量的水,放入冰箱冷凍室。 一段時間后,燒杯中的液態水變成了固態冰。 說明液體可以凝固。
9、設計實驗證明:非晶熔體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降低。
將蠟油放入小燒杯中,一起放在冰上。 將溫度計放入裝有蠟油的燒杯中。 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蠟油逐漸變成固態。 溫度計讀數一直在下降,燒杯底部的溫度也在下降。 冰塊的融化證明非晶態熔融液體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降低。
10.設計實驗證明氣體冷卻后可以液化。
將一塊冷玻璃放在沸水中,注意玻璃上出現小水滴。 證明氣體遇冷可以液化。
11. 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液體可以汽化。
將一滴酒精滴在玻璃板上,發現一會兒酒精就消失了。 證明液體可以汽化。
12、設計實驗證明:液化放熱。
將裝有碎冰的試管放在沸水中。 一段時間后,碎冰融化,試管外壁出現小水滴。 (將冷手放在沸水中,發現手上有小水滴,手感覺熱。)這證明液化放熱。
13.設計實驗證明:蒸發吸收熱量并產生冷卻。
將浸有酒精的棉球包裹在溫度計的玻璃燈泡上。 一段時間后,發現棉花上的酒精減少,溫度計讀數下降,說明蒸發吸熱,造成降溫。
14、設計實驗證明:溫度越高,液體蒸發越快。
將兩滴等質量的酒精分別滴在兩塊玻璃板A和B上。 將兩塊玻璃板放在同一個窗臺上陽光下。 用紙板遮擋玻璃板A上的陽光,保證兩滴酒精的表面積和其上方的空氣流速。 相同的。 結果發現,暴露在陽光下的B玻璃板上的酒精首先干燥。 證明,當液體表面積和液體表面空氣流量一定時,溫度越高,液體蒸發越快。
15、設計實驗證明: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的速度越快。
將兩滴相同質量的酒精滴在玻璃片上。 一滴被撒開,另一滴則未經處理。 將其放置在靠近表面、溫度和氣流相同的地方。 結果發現,經過一段時間后,鋪開的酒精滴首先干燥,證明當液體溫度和表面附近的空氣流量恒定時,液體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
16、設計實驗證明,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速越大,蒸發越快。
用滴管在兩塊玻璃片上各滴一滴質量相等、表面積(形狀)相同的酒精,并將它們置于溫度相同的環境中。 用電風扇(不是吹風機,為什么?)吹一滴水,對另一滴水不做任何處理。 結果發現,用電風扇吹出的酒精滴先干,這證明當液體的溫度和表面積一定時,液體上方的空氣流速越大,液體蒸發的速度越快。
17. 設計實驗證明固體可以升華。
將少量碘顆粒放入燒杯中,用玻璃片蓋住燒杯頂部,用酒精燈加熱燒杯。 過了一會兒,燒杯中出現紫色氣體。 證明固體可以升華。
18. 設計實驗證明氣體可以升華。
將少量碘顆粒放入燒杯中,用玻璃片蓋住燒杯頂部,用酒精燈加熱燒杯。 當燒杯中出現大量紫色氣體時停止加熱。 發現冷卻后燒杯壁和頂部玻璃上出現黑紫色的碘顆粒。 證明氣體可以升華。
第四回
光的直線傳播;
19、設計實驗證明: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在水箱中加入幾滴牛奶,攪拌均勻。 使用激光照亮水箱。 發現激光在水箱中的傳播路徑是一條直線,這證明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第五章
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影響。
20、設計實驗證明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在暗室中,使用三個激光手電筒沿平行于主光軸的方向照射凸透鏡。 結果發現,三束激光向主光軸靠近,并能會聚到一點初中物理習題,證明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21、設計實驗證明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在暗室中,使用三個激光手電筒沿平行于主光軸的方向照射凹透鏡。 發現三束激光經過凹透鏡后,向遠離主光軸的方向發散。 證明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初中物理實驗試題練習題
1. 力學
1.天平測量質量
【實驗目的】使用托盤天平測量質量。
【實驗設備】 天平(托盤天平)。
【實驗步驟】
1. 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拆下兩端的橡膠墊圈。
2、將光標移動到標尺最左端的零標記處(光標歸零,光標最左端與零標記對齊)。
3、調節兩端平衡螺母(若左盤較高,則向左轉動平衡螺母;右盤亦同),直至指針指向表盤中心,平衡達到水平平衡。
4. 從左向右移動物體,直到再次保持水平。 (添加和減去權重或移動權重)
5、讀取時,被測物體的質量=砝碼的質量+游泳代碼的編號(m物體=m重量+m游泳)
【實驗記錄】該物體的質量如圖:62克
1、將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功機下端,記錄測功機示值F1。
2、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記錄液位指示V1。
3、將金屬塊浸入水中,記錄此時的測力計示值F2和液位示值V2。
4、根據測力計兩個讀數的差值計算物體所受到的浮力(F float = F1-F2)。
5、計算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2-V1),然后通過G水=ρ(V2-V1)g計算出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
6. 比較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到的浮力與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之間的關系。 (物體所受到的浮力等于該物體排開液體的重量)
【實驗結論】液體所受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物體的重力。
探索物體靜止時兩個力之間的關系; 探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兩個力之間的關系
1、如圖a所示,如果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則它們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才能使兩個力平衡。
2、如圖b、c所示,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時,也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才能使兩個力平衡。
【實驗結果】
兩力平衡的條件:
1. 大小相等(等大小)
2.相反方向(反向)
3.同一直線(共線)
4.同一個物體(同一個身體)
7.探究液體內壓與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目的】探究液體的內壓與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設備】U型管壓力表、大量鋼瓶、水、鹽水等。
【實驗步驟】
1、將金屬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觀察U型管內液位差變大。 這說明,對于同一種液體,深度越深,液體的內壓越大。
2、保持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改變金屬盒的方向,觀察U型管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 這種現象說明同一種液體具有相同的深度,液體內部的壓力在各個方向上都是相等的。
3、保持金屬盒深度不變,將水換成鹽水,觀察U型管內液面高低差的變化。 您可以探索液體內部壓力與液體密度(液體類型)之間的關系。
【注意】
在相同深度下,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內壓越大。
調整金屬盒的方位和深度時,要注意U形管壓力表兩側液面高度差的變化。
研究液體內部壓力與其密度的關系時,金屬盒在不同液體中的深度應保持相同。
初中物理上冊八年級實驗考點及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相關文章:
1.八年級上冊物理同步練習
2.八年級上冊數學復習題及答案
3. 2017年八年級物理同步練習題第一冊
4.八年級上冊期末考試題及答案
5、二年級物理選擇題專項訓練
6、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