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各高校強基計劃考核正在進行中,強基計劃考核會考些什么?考題難嗎?這里,小編收集整理了今年部分高校強基計劃考題,供大家參考。
◆考試模式:
學術水平測試、綜合素質面試、綜合能力測試、專業興趣測評等。
◆部分考試題目(考生回憶)
1. 面試
面試形式為閱讀材料、根據材料進行5分鐘演講、回答問題,準備時間為45分鐘。
不少來自不同省份的考生表示,面試材料都是“我的學院我做主”。今年清華本科招生工作的一大舉措是,新設立直隸、未央、探未、行健、日新五個學院美國高中物理試題,統籌推進強基計劃人才培養。一位來自浙江的考生表示,面試現場發放了學院相關材料,參加面試前自己也寫好了演講提綱,面試時先做了5分鐘演講,然后回答了現場觀眾的提問。
考官提問:
來自北京第十一中學的一名考生的簡歷中,有一段是自己在生物學競賽中獲獎的內容,評委也問了一些與競賽相關的問題。
一位來自湖北的考生評價說,這次面試主要考察考生的總結信息、觀點表達和臨場應變的能力,同時也考量學生對清華大學的關注度和認同感。
2. 語言
中文部分全部為選擇題,題目如下:
1. 芥川龍之介的《蜘蛛絲》
2. 費孝通著《美國人的性格》
3. 古漢語:直子懷疑鄰居
4.《暮雨送離舟》
3.數學
1.三角形和向量。向量關系指向的信息就是費馬點。
2.與折疊有關的立體幾何問題。
3、由側邊與底面的夾角和相鄰側面的二面角確定同一個正四面體,并問這兩個角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4.由0-9組成的能被396整除的數字個數。
4. 物理
1.電容器和電路。
2. 磁矩
(五)化學
整體難度很簡單,很多都是定義題,競賽內容很少。
北京大學
◆考核方式:筆試、面試
◆部分真題(考生回憶)
1. 數學
1. 研究可除不定方程
2. 考察圓上一個移動點引起直線移動所掃過的面積。
2. 物理
物理考試考查的知識點與高考有較大差別,基本以比賽預賽和復賽的知識點為基礎,但模型和計算的復雜程度低于復賽。
1. 剛體的角動量和轉動慣量守恒。
2.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3.雙縫干涉
4. 解凍大象
5. 道爾頓分壓定律
6. 干擾
7.《半衰期》
8.剛體的轉動定律和轉動慣量
9. 介電電容器
10.狹義相對論
(三)化學
化學考試內容涵蓋了部分高中知識,且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高中沒有涉及的,多為有機知識。考試難度達到省賽二級的要求。
1. 混合軌道形式的確定
2. 離域 π 鍵的確定
3. 晶胞參數計算
4. 反應動力學實驗
5. 不同價態的錳的反應
6.有機:氮原子的堿性的比較,一些結構的推斷美國高中物理試題,不同環境下氫原子的數目,反應類型,反應中間體的判斷等。
浙江大學
◆考核方式:筆試、面試,免體能測試。
◆部分真題(考生回憶)
1、參加文史類考試的考生回憶,筆試考了不少文學知識,比如《建安七賢》等,題目有難有易。
2.數學中有一些關于復數的知識點。
3.物理題目比較多,比如關于波長的知識點。
4.“二百五”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5、人文歷史類:大部分題目來自課外文史知識和文化常識,考查方式也很細致:比如問下面哪句話出自哪本書,也會考很多外文內容,比如《伊利亞特》和一些日本文學作品。
南京大學
◆考核方式:筆試、面試、體能測試
◆部分真題(考生回憶)
專業組一、專業組考題具有明顯的跨學科傾向。
專業組 1
1.數學:考題中有三角函數,其中有一題比較具有競賽性。
2. 物理:第一道題是利用微積分知識計算面積。
3.自我聚合。
專業組2
1. 對于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請列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以來對生育政策的調整。這道題顯然是生物學和社會學的交叉點。
專業組 3
1. 所給文本為簡體中文,請將詩歌改寫為繁體中文。
唐代朱慶余:《近考張水部》
洞房昨晚已點上紅燭,等候明早進堂拜見舅父舅母。
化完妝后,她小聲問老公:“眉毛是深是淺?”
2.康有為出逃的背景,用唯物史觀的觀點來解釋疾病與歷史發展的關系。
中山大學
?考核方式:面試+體檢
?部分真題(考生回憶)
(1)與時事熱點相關
面試問題都和時事、疫情有關,一位應聘者被問到:如果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出來,世界會發生什么?
藝術能否被超越?計算機能否取代人腦?您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基礎學科的發展?
(2)數學
參加數學考試的張同學表示,自己畫的題目是多面體的,不屬于課堂學習的范圍,但他根據觀看的一些數學科學視頻回答了這個問題。
“筆試有一道題問如何理解函數的連續性,后面關于方程的問題網校頭條,我都是從圖像的角度來回答的。”報考數學專業的張先生來自福建,他笑著說,面試題目比較冷門,和高考題目差別很大。
(3) 物理學
來自重慶的吳同學說,他抽到的面試題目是評價鄧稼先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回國發展的行為。“我以為他們會問一道物理題。”他高考理科成績是652分,報考的是物理專業。“筆試要求我們在10分鐘內完成5道題,題目都比較基礎。”
(4)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
也有學生被問到其他科目。例如,選修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的張和文都被問到哲學問題。“我被問到的問題是藝術是否可以被超越。我回答說藝術無法被超越,技術只能模擬人的思想,而不能模擬人的情感,”張說。文說,“我被問到的問題是宗教的意義。我說它是一種道德教育,可以幫助人們完善自己。”
不少參加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考試的考生表示,筆試中的古漢語譯文有點難,只能先翻譯日期、地名等簡單內容。有考生表示,考前曾查閱過與古漢語相關的資料,但對古漢語譯文的內容并不理解。
(5)基礎醫學
有考生表示,基礎醫學考試題目較多涉及物理、人工智能、機器人等。
來自天津的曹同學報考的是基礎醫學專業,面試題目是“你對轉基因技術和轉基因作物有什么看法?”她從普通民眾和科研人員兩個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展望了這項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前景。
(6)生物科學
馮同學報考的是生物科學專業,面試時被要求簡單介紹一下孟德爾對遺傳學的貢獻。“我就簡單講了一下孟德爾提出的遺傳三定律,這些都在教科書上,不難。”
在公開問答環節,他被問到的問題是“基礎學科推動科技創新,對當前中美科技戰有何啟示?”同組的其他考生還被問到“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腦?”等問題。他認為,這些問題涉及很多課本以外的時事和知識,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