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2018屆高考數學專項練習:杠桿的機械效率(含答案、全國通用)》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2018屆高考數學專項練習:杠桿的機械效率(含答案、全國通用)題號—--三四五六總分得分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0分)1.小明在"探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什么誘因有關〃時,推測A:可能與懸掛重物位置有關.推測B: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因此設計了以下三個方案:(1)在A處懸掛質量不同的鉤碼(2)在A、B兩處懸掛質量不同的鉤碼(3)在A、B兩處懸掛質量相同的鉤碼.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l)方案能探究推測AB.(2)方案能探究推測B方案能探究推測BC.(3)方案能探究猜測A二、多選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3.0分)2.如圖所示,物體重150N,掛在杠桿中點,人用100N的豎
2、直向中將物體提升0.5m,在此過程中,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為100JB.用杠桿提高貨物所做的有用功為50JC.額外功為25JD.杠桿的機械效率為75%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6小題,共32.0分)3.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檢測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下勻速帶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邊的鉤碼緩緩上升.(1)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實線位置,讀出測力計的示數F為N,鉤碼總重量G為:L0N,鉤碼上升高度h為0.1m,測力計聯通距離s為0.3m,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2)為了進一步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什么誘因有關,一位朋友用該實驗裝置,先后將鉤碼掛在A、
3、B兩點,檢測并估算得到下表所示的兩組數據:次數鉤碼懸掛點鉤碼總重G/N鉤碼聯通距離h/m拉力F/N測力計聯通距離s/m機械效率n/%1A點1.50.100.70.3071.42B點2.00.151.20.3083.3依照表中數據,能夠得出“杠桿的機械效率與所掛鉤碼的重有關,鉤碼越重其效率越高〃的推論?答:可):D.(3)
4、C的中點.在C點施力將掛在A點的重為180N的物體勻速提高0.2m,木棍的機械效率為90%.提高該物體做的有用功是J,木棍重為N(不計磨擦).6.如圖中測力計的示數F一直為2.5N,測力計上升的髙度s為0.2m.物塊重G為1.5N,物則拉力做的總攻為J,機械效率為.7.用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將重400N的貨物壓低20cm,手向上壓杠桿的力是220N,cm,人做的總功是J,這根杠桿的機械效率是.&某實驗小組借助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①用輕繩懸掛杠桿一端的0點作為支點,在A點用輕繩懸掛總重為G的鉤碼,在B點用輕繩豎直懸掛一個彈簧測力計,使杠桿保持
5、水平;②豎直向下帶動彈簧測力計平緩勻速上升(保持0點位置不變),在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F,借助刻度尺分別測出A、B兩點上升的高度為h】、h2.回答下述問題:(1)杠桿機械效率的表達式為卩.(用己知或檢測化學量符號表示)(2)本次實驗中,若提高的鉤碼重一定,請說出提升該杠桿機械效率的一種方式(3)若只將鉤碼的懸掛點由A移至C,0、B位置不變,仍將鉤碼提高相同的高度杠桿的機械效率公式,則杠桿的機械效率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9.小明在探究借助杠桿做功的實踐活動中,所用的杠桿是一根質量均勻、重為5N的硬棒,他將棒的一端固定,把重為15N的物體掛在棒的中點,之后用手平緩豎直向下提
6、起棒的另一端,如圖所示,若把物體提高了10cm,則小明作用在杠桿上的拉力是N,此過程中杠桿的機械效率是.10.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將總重為G的鉤碼掛在鐵質杠桿上,彈簧測力計作用于P點,現豎直向下勻速帶動彈簧測力計,鉤碼上升的高度為h,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其聯通的距離為s,則杠桿的機械效率匸(用題中字母表示).若將彈簧測力計聯通到Q點杠桿的機械效率公式,仍將鉤碼勻速提高h的高度,設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杠桿的機械效率為『,若不計轉軸o處的磨擦,貝ij:ff,q'q(以上兩空都填“〉〃“二〃或“<〃).11.用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將重400N的貨物壓低20c
7、m,手向上壓杠桿的力是220N,手增長的高度是cm,人做的總功是J,有用功是J,這根杠桿的機械效率是.12.如圖所示,杠桿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將一物體平緩勻速提高,如表是提高物體時采集到的信息:物重G/NOA/mOB/mA端上升的高度h/mB端增長的豎直距離s/m400.80.40.20.1若不計杠桿自身重力和磨擦,則拉力F的大小為N;若實際拉力F為85N,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拉力聯通的距離13.如圖所示,用豎直向下的力速帶動較長的杠桿,使重為18N的物體平緩下降0.1m,拉力大小為8N,為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