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的浮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液體的浮力定律。
●培養中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
●了解水閘的工作原理,能夠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學習常用的探究技巧。
2.流程與技巧
●通過演示和生活體驗,說明液體浮力的存在。
●通過中學生的實驗,探究液體的浮力及其產生的原因。
●通過生活現象的分析,進一步加深對液體浮力的認識。
3.情緒心態和價值觀
●通過探究實驗激發中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
●培養中學生的溝通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培養中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要點:通過中學生的探究實驗,了解液體內部的浮力規律; 學習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連接器型號。
難點:如何引導中學生通過實驗驗證液體浮力與液體深度、密度的關系。
教學時數:2小時
第一課
1.知識復習
1、壓力的定義:
2. 估算壓力的公式是 ___
3.增加浮力的方法是 和 。
減少浮力的方法是
2.情景導出
觀察圖片,連接生活,控訴:
1、為什么大壩的斷面都是
上窄下寬,梯形?
2. 為什么要捕撈深海貝類?
上岸后會死嗎?
3、為什么潛水員穿的深海潛水服比近海潛水服厚?
3.了解液體的浮力
1、演示實驗(如圖)
(1) 1、將水倒入頂部覆蓋有橡膠膜的玻璃管中,觀察現象;
(2)將水倒入兩面開口、覆蓋橡膠膜的玻璃管中,觀察現象; 問:為什么膠膜會向外突出?
討論與總結:以上實驗表明,液體由于作用而在容器頂部產生浮力; 因為液體有性,所以它對容器壁也有浮力。
(3)液體浮力形成的條件是: 2、疑問:液體內部有浮力嗎? 用什么方法可以證明?中學生發言討論
班主任演示實驗證明并介紹浮力計(浮力計的原理:當探頭上的橡膠膜有浮力時,U形管兩側存在高度差,高度差兩側表示浮力的大小,浮力越大,液面高差越大)3、探索液體內部的浮力規律
(1)問:液體內部確實存在浮力,那么這些浮力的規律是什么? (2)推測:液體的內部浮力與 有關。
事實基于___。 實驗設備:_(3)探索步驟:
① 將浮力計金屬盒放入水底,改變橡皮膜的方向
②金屬盒中心保持在海面以下3cm處,使橡膠膜朝上、朝下、朝任意一側。 ③將金屬盒移至水下6cm、9cm處減小液體壓強的方法,觀察U型管內液柱的變化。 ④ 換成鹽水并重復③。 (4)實驗記錄表
(5 結論:
(1)液體內部各個方向(有/無)的浮力;
(2)在液體中同一深度處,液體各個方向的浮力; (3)液體內部的浮力隨著深度的減小而增大;
(4)液體內部的浮力也與液體有關。 不同液體相同深度下,液體的密度
實驗
液體
橡皮
膜取向
深度
U型浮力計
管高差
液體的內浮力
1 水
3厘米以上
2 面向左 3cm
3 面朝下3cm
4面朝上6cm
5面朝上9cm6
鹽水面朝上
9厘米
度數越大,浮力越大。 4.課堂講解
例1、為什么工程師要把彈幕設計成底部寬底部窄?
答:由于液體的浮力隨著深度的增加而減小,所以攔河壩的下邊較寬,即
為了能夠承受更大的。
實施例2 如圖所示,將裝滿水的試管從垂直方向逐漸傾斜。 在水流出試管之前,水對試管底部的浮力為()
A、逐漸變大
B、逐漸減少
C、沒有變化
D.先變大,后變小
例3.如圖所示,三個容器中都有一定量的液體,三個容器底部所受到的浮力之間的關系為()
阿帕
BPa>Pb>Pc
CPa>Pb=Pc
壓差
思想引導:從圖中可以看出,圖a和圖b中的液體是相同的,所以它們是相同的,因為圖a中液體的深度與圖a中浮力的浮力是相同的; 圖b和圖c中的液體相同,而水的密度為_____酒精的密度,因此可以綜合得到圖b中液體的浮力:減小液體壓強的方法,故選擇_____。 4. 課堂小結
(1)回答課前三個問題(2)液體浮力定律是什么?
【練習用】
1、據報道,由于黃河上游次生林遭到破壞,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河水渾濁,導致河水減少。 這樣,同深度河水對大壩的影響就會減少,壩體受損的可能性就會減少。 減少
2.下列關于液體浮力的敘述正確的是()
液體的浮力隨著其體積的減小而減小
B液體的浮力隨著質量的減小而減小
C、液體的浮力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小
D、液體的浮力與密度有關
3、如下圖所示,兩個相同的試管A、B分別盛有等質量的液體。 試管A垂直放置,試管B傾斜放置。 分別為 A p 和 B p ,則 ()
A、A p B p
D.條件不充分,難以確定
4、如圖所示,三個容器中分別盛有一定量的液體,則三個容器底部所受到的浮力之間的關系為( )
阿帕
BPa>Pb>Pc
CPa>Pb=Pc
壓差
5、下表是同事“研究液體的浮力”的部分實驗數據記錄:
(1) 實驗時間1、2、3說明。
(2)若將橡膠膜放入10cm深的鹽水中,則浮力計左右海面高度差為9.2cm。 (填寫“大、小或相等”)
(3)在同一個實驗中,金屬盒在水底的深度應等于浮力計左右海面的高度差,但仔細觀察發現,橡膠膜的深度水底的高度略等于浮力計左右海面的高度差。
實驗次數
水深(厘米)
膠膜方向
浮力左右海面高度差米/cm
14 漲 3.7
24 向側面 3.7
3
4 下降 3.74
10
面朝下
9.6
下載文檔原始格式(Word原始格式,共4頁)
付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