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在“探索兩種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明選擇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小卡片兩端的細線繞在滑輪上,掛在鉤子上。
(1)在該裝置中,滑輪的作用是;
(2)當小卡平衡時,小明將小卡轉動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填“可以”或“不能”)平衡。
(3)圖中的小卡片處于靜止狀態。 小明用剪刀把小紙片剪成兩半,紙片向兩邊移動。 實驗中設計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探究當兩個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滿足哪個條件? .
回答:
分析:(1)定滑輪不省力,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2) 兩個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答案: 解:(1)實驗中利用鉤子的重力來帶動小卡。 重力方向垂直向上,拉力方向水平。 拉力的方向只能通過定滑輪來改變。 (2)將小卡轉動一定角度二力平衡小紙片實驗,此時小卡上的兩個拉力不在同一條線上,因此松手后小卡無法保持平衡。 (3)小明用剪刀把小紙片剪成兩半,兩個拉力不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紙片向兩側移動。 所以答案是:(1)改變拉力的方向; (2) 不能; (3)作用于同一對象。
推薦試紙
在探索杠桿均衡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放在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右端下沉。 此時,應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釘調整至(可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不鉤住時保持靜止并達到平衡狀態。 這樣做的用處是:直接在杠桿上檢測。
(2)如圖1所示,在杠桿右側B處掛兩個相同的掛鉤,在杠桿左側A處掛相同的掛鉤,使杠桿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3)如圖2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垂直向下拉動,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杠桿始終平衡在水平位置。 彈簧測功機的張力(可選“更大”、“相同”或“更小”),是的。
在探索“壓力的作用與什么誘導有關”的實驗中,鄒友用一塊海綿和兩塊相同大小的長方體磚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 請仔細觀察并回答以下問題上述問題:
(1)壓力的效果 通過比較海綿的程度來判斷療效。
(2)對圖B和圖C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比較,可以得出的推論:。
(3)分析對比圖中的實驗現象,可以推斷,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越明顯。
(4)進一步綜合分析圖A、B、C、D中的實驗現象,并得出結論:。
朋友每只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平躺時左腳對地面的浮力是,那么他對地面施加的壓力是多少? 他走路時對地面的浮力有多大?
如圖所示,物體的重量為G1=1000N,人體的重量為G2=600N。 人站在地面上,拉動繩子的一端,使物體以2m/s的勻速上升。 已知動滑輪上的重力為200N。
求:(1)人所施加的拉力;
(2) 地對人支援;
(3)繩索自由端的速度。
要求:畫出相應的受力分析圖。
過去農村使用的舂米工具是杠桿,如圖是其結構示意圖。 O為固定轉軸,A端連接有石球,踩B端可使石球落下二力平衡小紙片實驗,抬起腳,石球就會落下并擊中小米。 如果石球重50N,則提起石球所需的最小垂直力是多少? (忽略杠桿的摩擦力和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