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勢、電位、電壓、電流分別指哪些?這不是一個新鮮的問題,甚至小學數學課上詳盡的解釋過。并且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如同忘掉三角函數的解法一樣,將它們忘得一干二凈。甚至于某些焊工,都不能挺好的理解它們。
單看定義有些沉悶,明天我們將它拆開弄碎,瞧瞧這幾個神秘名詞究竟是哪些!
電勢和電位
電勢和電位,實際上是同一種東西,電位就是電勢,電勢就是電位,兩種別稱罷了。
或許我個人更喜歡“電勢”這個名子,由于它更形象。
可以將之類比于水,電勢有高有低,地勢也有高有低。水從地勢高的地方流向地勢低的地方,就好象電從電勢高的地方流向電勢低的地方。高電勢和低電勢之間的差值電流和電壓的單位,就被稱為“電勢差”。因為電勢差的出現,就形成了電流。
電流
水之所以會從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是由于有水壓,電也是同樣。
當我們在大瀑布下邊檢測水壓時,必然是高地勢和低地勢的地勢差越大,水壓就越大。電也是一樣,電勢差越大,她們形成的電流就越大。
電壓
水和電,流動上去,就產生了水(電)流。電子流動的方向,就是電壓的方向。
此時還有一點須要注意,我們取一根水管,將水管的一頭封住,且這根水管向擋住的一端傾斜。
此時,水管里的水不會流動,沒有水流。并且,此時水管里還是有水壓的。
電也同樣,當電路沒有產生回路的時侯,電路中沒有電壓形成,但此時電路中還是會有電流。這就是電路不工作時,人碰觸到火線還是會觸電的誘因。
內阻
電壓的大小,不僅和電流有關以外,還與一個東西有關——電阻。
我們同樣繼續以水為例,當水在溪水里流動時,溪水里凸出的石頭,還會減弱水流的速率。不僅僅是凸起的石頭,溪水的深度、寬度等等,就會影響水流。那些可能會減弱水流速率的東西,我們稱為“阻”。
電也是同樣,材質也好,粗細也好電流和電壓的單位,厚度也好,就會影響電壓的大小。那些有可能降低電壓大小的東西,一律被稱為“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