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類型:現場成果展示
校區:河頭中學補習班主任:李水波實驗中學學生:王小飛
實驗目的:探討平面鏡的成像特性
實驗設備:兩根一模一樣的蠟燭、光具座及部件、一塊玻璃板、一塊光幕、火柴、細電線、三根
角撐板
實驗步驟:
1、將玻璃板按一定比例垂直放置在光具座中部,在玻璃板兩側放置點燃的蠟燭,通過玻璃板觀察另一側蠟燭的圖像。
2、將光幕置于圖像位置,無需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光幕上是否有圖像。
3、將同樣未點燃的蠟燭放在圖像的位置,觀察圖像與蠟燭的大小關系。
4. 移動到蠟燭的位置,觀察其圖像的大小是否發生變化。
5.通過光具座上的刻度測量蠟燭和圖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實驗創新點及意義:
本實驗利用部分用于探索成像規律的設備凸透鏡、光具座、支架、玻璃板、細線、蠟燭、三角板等完成對平面鏡成像特性的探索。 該實驗的創新之處在于,可以直接從光具座上的刻度尺讀取圖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比使用刻度尺檢測更準確、更快速。 用支架代替物像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案,掛上與三角板直角的細線,將線與玻璃板夾住,即可知道物像連接線與鏡面的關系。 它比在白紙上做物體像點然后畫連接線來做出判斷更直觀、更有說服力。
探索平面鏡的成像特性
【目的】探討平面鏡的成像特性
【實驗設備】兩根一模一樣的蠟燭、光具座、玻璃板、光幕、火柴、細線、三角板
【實驗步驟】
1、將玻璃板按一定比例垂直放置在光具座中部,在玻璃板兩側放置點燃的蠟燭,通過玻璃板觀察另一側蠟燭的圖像。
2、將光幕置于圖像位置,無需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光幕上是否有圖像。
3、將同樣未點燃的蠟燭放在圖像的位置,觀察圖像與蠟燭的大小關系。
4. 移動到蠟燭的位置,觀察其圖像的大小是否發生變化。
5.通過光具座上的刻度測量蠟燭和圖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6. 將細線放在物體和圖像的支撐物上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案,并使用三角形檢查細線與鏡面之間的關系。
【實驗推論】
平面鏡的成像特性:
1. 圖像和物體尺寸,
2.像到鏡子的距離和物體到鏡子的距離
3、像、物、鏡面的聯系
4. 平面鏡所成的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