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區高考物理的考點包括:
力學和電學的基本概念和規律。
牛頓運動定律和動量定理的應用。
振動和波的基本規律。
熱學中的分子動理論。
光的折射、反射定律。
原子結構,包括原子核和電子的躍遷等。
熱力學定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電磁感應定律和電路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等。
此外,實驗題也會考察一些關于物理儀器的使用、實驗的誤差分析等基礎知識。在高考物理中,南山區高考物理的難度相對較大,需要考生對基礎知識有深入理解,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問題:(2021年全國卷高考物理)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為H的塔頂自由下落,當它下落了H/3時,塔頂上有一窗口打開,小球由此開始做平拋運動,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落到地面的位置與塔頂窗口的距離為多少?
分析:(解題思路)小球從塔頂自由下落,當它下落了H/3時,已經獲得了較大的速度,此時小球已經不能通過平拋運動繼續向上運動。因此,我們需要根據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求解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再根據平拋運動的規律求解小球落地點與塔頂窗口的距離。
解答:(解題過程)根據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小球落地時的速度為:
v^2 = 2g(H/3)
小球做平拋運動,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落地時的水平距離為:
x = vt
其中t為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根據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可得:
t = sqrt(2(H/g) - (H/3)^2)
因此,小球落地點與塔頂窗口的距離為:
s = x - H/2 = vsqrt(2(H/g) - (H/3)^2) - H/2
其中H/2為塔頂窗口的高度。
總結:本題需要理解自由落體運動和平拋運動的規律,并能夠根據題目中的條件選擇合適的運動模型進行求解。在解答過程中需要注意單位的換算和符號的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