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時候,會新增一門學科,叫做物理。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物理是一門他們從未接觸過的學科。那么物理該怎么學呢?通常的答案就是上課跟著老師,一步一步學。地道的學,物理也不會太差,但事實卻并非如此。有些學生上課確實認真聽講,作業也完成得好,但物理成績始終上不去。“學不會”,物理漸漸成為很多學生的“硬傷”。今天小暉給大家帶來3個小妙招,助你在學習物理上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快來看看吧!
學習物理離不開圖形,從利用力學的機械設計到利用電磁學的復雜電路設計,都是以“圖形語言”來表達,通常的語言或文字表達方式有限且效率低下,因此按照科學方法畫圖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對以后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有著重要的意義。
1. 注重觀察和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和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說:“沒有觀察,就沒有科學。科學的發現源于細致的觀察。”
對于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中生來說,注重細心觀察現象就顯得尤為重要初中物理跨學科留學之路,因為只有通過對現象的觀察,我們才能對所學的物理知識有一個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也只有通過細心認真的觀察,才能使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加深。
重視實驗,把學到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現象相結合,包括與物理實驗現象的結合,因為大量的物理規律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初中學習物理的學生,要認真觀摩老師的演示實驗初中物理跨學科,獨立完成同學們的動手實驗。在認真完成課堂上規定的實驗的基礎上,還可以自己設計實驗,在實踐中判斷自己的實驗方案是否可行?
這些都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探索,不斷提高觀察、判斷、思考等能力,從而對物理知識有更深的理解,更全面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2.掌握物理概念
初中生會學習很多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定律,這些概念和定律是解決各種問題的基礎。要鞏固物理基礎,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表達能力:記憶并正確描述概念、規則內容的能力。
2.能表達:明確概念、規則的表達公式及公式中各符號的物理意義。
3、能理解:能掌握配方的適用范圍、使用條件。
4、變換能力:能正確地進行公式變換,并理解變換后的含義。
5、應用能力:能運用概念和公式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和計算。
3. 注意繪畫和圖像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