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檢測物質的密度實驗報告化學實驗報告指導班主任同組者實驗日期實驗名稱實驗一檢測物質的密度一、實驗目的:把握化學天平的使用技巧。二、實驗原理:物體的密度,為物體質量,為物體容積。一般情況下,檢測物體密度有以下三種方式:1、對于形狀規則物體按照,可通過物理天平直接檢測下來,可用寬度檢測儀器檢測相關寬度,之后估算出容積。再將、帶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2、對于形狀不規則的物體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定密度。測固體(銅環)密度按照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要遭到液體向下的壓強測水的密度的實驗過程視頻,壓強大小為。假如將固體(銅環)分別置于空氣中和浸入在水底稱衡,得到的質量分別為、,則測液體(鹽水)的密度將物體(銅環)分別置于空氣、水和待測液體(鹽水)中,測出其質量分別為、和,同理可得測石蠟的密度石蠟密度---------石蠟在空氣中的質量--------石蠟和銅環都置于水底時稱得的兩者質量--------石蠟在空氣中,銅環置于水底時稱得兩者質量3、用比重瓶法測定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小顆粒的密度測液體的密度--------空比重瓶的質量---------盛滿待測液體時比重瓶的質量---------盛滿與待測液體同水溫的純水的比重瓶的質量.固體顆粒的密度為。
----------待測細小固體的質量---------盛滿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質量---------比重瓶、水及待測固體的總質量三、實驗器具:TW—05型化學天平、純水、吸水紙、細繩、塑料杯、比重瓶待測物體:銅環和鹽水、石蠟四、實驗步驟:調整天平調水平旋轉底腳螺母,使水平儀的氣泡坐落中心。調空載平衡空載時,調節橫梁兩端的調節螺絲,啟動剎車旋鈕,使天平橫梁抬起后,天平表針指中間或擺動格數相等。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檢測銅環和鹽水的密度先把物體用細線掛在天平左側的秤鉤上,用天平稱出銅環在空氣中質量。之后在右邊的托盤上放上盛有純水的塑膠杯。將銅環裝入純水底,稱得銅環在水底的質量。將塑膠杯中的水倒掉,換上鹽水重復上一步,稱出銅環在鹽水中的質量。將測得數據代入公式估算。測石蠟的密度檢測石蠟單獨在空氣中的質量,石蠟和銅環全部浸沒水底對應的質量,石蠟吊入空中,銅環溶入水底時的質量。代入公式估算。4、用比重瓶法測定鹽水和不溶于液體的細小鉛條的密度測空比重瓶的質量。測盛滿與待測鹽水同水溫的純水的比重瓶的質量。測盛滿鹽水時比重瓶的質量。測待測細小鉛條的質量。測比重瓶、水及待測固體的總質量。5、記錄溫度、濕度及大氣浮力。
五、數據及數據處理:(一)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定銅環、鹽水和石蠟的密度溫度水的密度溫度大氣浮力136.32120.55119.7649.24118.74170.25銅塊密度鹽水密度石蠟密度(二)用比重瓶法測密度測定鹽水的密度溫度水的密度溫度大氣浮力26.5574.5776.270.05待測鹽水的密度測定細小鉛條的密度溫度水的密度溫度大氣浮力32.3674.57104.200.05待測鉛條的密度六、總結:通過處理數據,進一步熟悉了有效數字、不確定度等基本數學概念,并把握了其估算方式。理科實驗研究報告——物理探究實驗:影響磨擦力大小的誘因探究打算技能打算:彈簧測力計,長木板,麻布,浴巾,帶鉤長方體鐵塊,砝碼,刻度尺,秒表。知識打算:彈簧測力計拉著鐵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的大小就等于磨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數值可從彈簧測力計上讀出,這樣就測出了鐵塊與水平面之間的磨擦力。探究導引探究指導:關掉底盤的火車會停出來,自由擺動的吊床會停出來,踢出去的排球會停出來,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出來,是由于遭到了磨擦力。運動物體形成磨擦力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物體間要互相接觸,且擠壓;2.接觸面要粗糙;3.兩物體間要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磨擦力的作用點在接觸面上,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磨擦力不僅有作用點、方向外,還有大小。提出問題:磨擦力大小與哪些誘因有關?推測1:磨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推測2:磨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推測3:磨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形成磨擦力的兩種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探究方案:用彈簧測力計勻速帶動鐵塊,使它沿長木板滑動,因而測出鐵塊與長木板之間的磨擦力;改變置于鐵塊上的砝碼,因而改變鐵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壓力;把麻布鋪在長木板上,進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改變鐵塊與長木板的接觸面,進而改變接觸面積。探究過程:將鐵塊翻轉測水的密度的實驗過程視頻,使另一個面積更小的面與長木板接觸,測出此時鐵塊與長木板之間的磨擦力:0.7N探究推論:磨擦力的大小跟相對運動的速率無關。某同事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設計了一份探究性實驗報告,報告的內容如下:探究目的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器材杠桿(含支架)、鉤碼盒一套、彈簧測力計、細線、和探究假定杠桿的平衡可能與“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有關。實驗方案設計步驟1.調節杠桿兩端的,使橫梁平衡。步驟2.在杠桿的左右兩端分別用細線依次懸掛個數不同鉤碼,(假定上端砝碼的重力形成的拉力為阻力F2,右端鉤碼的重力形成的拉力為動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再選擇適當的阻力F2,之后聯通阻力作用點,即改變阻力臂l2大小,直到杠桿平衡,分別記錄下此時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數值,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步驟3.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改變阻力F2的大小,再聯通阻力作用點,即改變阻力臂l2大小,直到杠桿平衡,記錄下此時的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數值,并填入到實驗記錄表格中。步驟4.改變動力F1的大小,保持動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變,再改變阻力F2作用點,直到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F1大小和阻力臂l2的大小,并填入到實驗數據記錄表。步驟5.改變動力臂l1的大小,保持動力F1和阻力F2不變,聯通阻力作用點,直到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臂l1、阻力臂l2的數值,并填入到實驗數據表中。步驟6.整理實驗器材。數據記錄實驗數據記錄表如下:動力F1動力臂l1(cm)動力動力臂阻力臂l2(cm)阻力阻力臂0.1剖析論證按照實驗記錄數據,探究推論是:B、螺母C、0.1D、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2)以便在杠桿上檢測力臂(讀取力臂)(3)記錄數據只有一組,應多測多記幾組數據(你自己想一下吧)分享給你的同事吧:新浪微博(?http:?/??/??/??/?.html"騰訊微博(?http:?/??/??/??/?.html"QQ空間(?http:?/??/??/??/?.html"人人網(?http:?/??/??/??/?.html"豆瓣(?http:?/??/??/??/?.html"MSN(?http:?/??/??/??/?.html""?)對我有幫助187回答時間:2007-4-2813:09我來評論(?http:?/??/??/??/?.html""?)""""""向TA求救(?ht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