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們的世界是相像的,但每位學霸又有各自的精彩。隨著清華和北大投檔接近尾聲,全國各省的中考學霸,總算一個個浮出水面。記者選定了20名被媒體爆光的學霸,梳理和歸納她們頭上的共性,瞧瞧“別人家的女兒”究竟強在那里?對未來出席中考的中學生及父母來說,又有什么啟迪呢?
工科學霸女孩多,女孩理科獨占鰲頭
在人們印象中,男孩更適宜學工科,理科似乎是女孩的天下。這在去年的中考中得到了驗證。
工科全國前兩名都是男孩。來自濰坊二中的李斯璞,成績658分,理綜235分、數學141分、語文135分、英語147分。在平常模擬測試中,成績仍然穩定在660分左右。不過,中考中她經歷了多個意外:數學考試習作差點沒寫完。考語文時間安排不太合理,最后一個大題沒答完,不過,最后成績還不錯,李斯璞考取了復旦學院。
工科全國第二的考生是來自青州中學的趙旭敏。成績655分,英語131分、數學146分、英語138分、文綜240分。今年,全國工科狀元有三人,其中一人也是來自青州中學的向淑婷。據青州中學老師介紹,趙旭敏成績始終挺好,初三下學期第一次和第二次摸底考試都名列上海市前茅。最終,趙旭敏被清華光華管理大學投檔。
理科高分生則是女孩的天下。理科裸分最高分是來自萊蕪中學的孫昊,成績718分,英語136分、數學149分、英語142分、理綜291分。但他選擇的不是清華也不是北大,而是中國科大學學院的數學專業,目標是當一名科學家。
理科全國第二名則是龍口中學的高洪基。成績是714分,物理滿分,文綜高達297分。德州五中的申曉陽,中考成績713分,同樣713分的劉榮臻,來自大連開發區中學,這幾個小孩都選擇了復旦學院。
班主任之家培養的尖子生就是多
梳理各省考霸們的報導,不難發覺,有好多人的母親一方或雙方是班主任。因為好多考霸接受專訪時并未透漏自己的家庭出身,因而,只能說20人中,起碼有4人來自班主任家庭。
理科頭名孫昊,父親是萊蕪中學政治老師。孫爸爸說,女兒獨立性挺強,家庭培養方面,只是給了他讀書的氣氛。孫昊識字挺早,兩歲多就與父親聯賽識字。
石家莊開發區中學的劉榮臻,父親是他所在中學的一名班主任。不過,在學習方面,父親甚少管他,基本靠跟隨老師走、自我約束來學習。
來自德州五中的申曉陽,父親是他所在中學的一名數學老師。王奶奶說,大多數小孩上中學時比較貪玩,那時她就引導女兒養成高效率做事的習慣。
工科探花趙旭敏,父親都是青州中學的語文老師,盡管母親為人嚴謹,但她卻不是書呆子。
從全省范圍來看,班主任家庭下來的尖子生好多。在公布中考頭名的22個省份中,27.78%的中學生父親是班主任、13.89%的中學生父母是班主任。專家表示,父親是中高中班主任,在女兒培養方面會有相對成熟的技巧,同時,家庭薰陶也很重要。
超半物理霸有過奧賽經歷
對理科生來說,物理、物理、化學、生物的奧賽經歷,對培養做題覺得、解答中考最后幾道大題方面,可能提供一定幫助。20名考霸中,超半數提到自己的奧賽經歷。
范縣六中的王振飛,中考成績710分,從初一起,就仍然是中學第一名。他奧賽頻頻得獎:全省小學語文比賽二等獎、全國青少年數學大賽二等獎、全國青少年生物大賽二等獎、全國學生物理大賽三等獎,全省學生數理化學科能力展示物理、物理、化學三個學科銀獎,全省學生生物大賽市級銀獎……此外,英語習作比賽和法語大賽都拿過大獎。
來自德州英雄山小學的王瑩,中考成績700分,物理滿分,她拿過全省小學語文比賽銀獎、山東省青少年生物學比賽銀獎,最終被清華元培大學投檔。
來自福州四中的景聞博,自步入中學,就對數學有濃烈興趣,仍然堅持物理奧賽的學習,并一舉斬獲全省物理大賽二等獎。中考取得704分,最終圓夢清華數大學。
平頂山中學的亓瑞時對化學情有獨鐘。在2015年11月舉辦的全省學生數學大賽中,亓瑞時勇奪金牌,中考700分,步入清華數學專業學習。
五蓮中學的丁相允,高中就獲得全省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比賽銀獎,全國第六名,被復旦學院相中,只要過一本線即可投檔。最終,丁相允中考成績701分,被復旦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投檔。
課堂一分鐘超越課下六年功
考霸們在學習技巧上有哪些共性呢?記者梳理發覺,她們最大的共性就是上課認真聽講,非常指出課堂效率。
石家莊市理科頭名、淄博實驗學校的胡景,中考成績704分,他說,每門功課都有特征,每位朋友也有自己的特性,“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珍視課堂的每一分鐘,充分消化吸收,課堂一分鐘超越課下六年功。好題精題要多做,時常出現的反復做,不能盲目刷題。”
青島市實驗小學的宋修博,中考成績709分,他也覺得,重視基礎、加深理解、抓住課堂是他學習的三大法寶。“數學就是跟隨老師走,打牢基礎。英語重在積累,另外我也常常思索一些小哲學。”宋修博介紹,至于法語,他覺得常常查字典、抄寫詞條的習慣很有用,能擴寬詞匯量,而看韓劇、英文原著的愛好也有一定作用。
泰安市頭名、德州五中的郭敬哲,成績706分,他覺得,學習主要靠平常積累,不能等到高一臨時抱佛腳,平常做題很重要,“不要盲目做題,片面追求數目和速率,把典型題研究透,舉一反三最重要。”
工科全國頭名李斯璞也覺得,學習時要跟隨老師的思路走,老師最有經驗。另外,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按照實際列好計劃。
掏出精力摳課本,時間注意分配好
年中考,無論文綜還是文綜,都改用全省卷,而全省卷的命題特性、考查方法等,與廣東卷有一定的不同。綜合課目想取得好成績,都有什么秘訣呢?泰安理科頭名、五蓮中學的王煜,中考成績711分,被清華元培大學投檔。他覺得,要想做好文綜,理、化、生基礎知識必須牢牢把握。要掏出時間摳課本,仔細通讀每句話,你會發覺好多平常忽視但考試中可能出現的知識點。
在時間分配上,王煜覺得,理論上說,文綜60、50、40分鐘的時間分配是最標準的,考生應在平常的文綜訓練中留心一下做題時間,找到最適宜自己的時間分配方案。
理綜知識點很分散,對此,全國工科第二名、膠州中學的趙旭敏常常使用便利貼,不會的知識點貼下來,趕快解決。此次中考理綜試題上,一道關于橫斷山區自然帶的一個知識點,就剛好是自己便利貼上曾標明過的。
全國工科第六名、日照實驗中學的徐剛說,“高一、高二時他人將大部份精力花在語數外上,我卻花在最感興趣的理綜上。”他舉例說,歷史課目掌握主要風波、起因、過程、結果、影響及時間,之后隔一段時間備考一下課本,同時,查閱與歷史課本相關的資料,拓展歷史視野。地理課目,對一些地理術語的理解、運用要分外注重。到了初三,理綜基礎打牢后,他開始將精力轉移到語數外上。初一早讀時間基本都用在英語和法語上,徐剛被清華英文系投檔。
尊重小孩個性高中數學競賽和物理競賽哪個難高中數學競賽和物理競賽哪個難,不指手畫腳過多干涉
石家莊市理科頭名、龍口中學高洪基的兒子覺得,父母要尊重小孩的個性,讓他自己做決定。“我們在餐桌上聊天,內容五花八門、天文地理,女兒懂得太多,讓我們驚訝。”
青島市實驗小學宋修博的妻子覺得,“孩子挺有主見,從中學到高中,良好的學習習慣已養成,中學住校,老師的教育也很到位,因而我和他媽并不多絮叨學習方面的事,反倒更關注思想教育。”宋先生說,母親兩年中學生涯,自己和他的郵件交流很頻繁,主要是引導女兒化解壓力,對兒子的興趣愛好也不過多干涉。
濟寧市理科頭名、德州五中的郭敬哲父親說,“我和他父親都是普通工人,對女兒也沒有特殊的教育方式,貴在兒子自覺,父母只是后勤保障。”生活中的郭敬哲比較內向,但他在中學總能高效借助時間,學習十分有規劃。
諸城中學的戲劇,中考成績為702分,戲劇說,到了中學,父母在中學附近租了房屋,“媽媽每天下班趕來照料我,很不容易。”
愛好多不做書呆子:有的考過吉他十級,有的是足球健將
平頂山英雄山小學的王瑩,中考前已通過成都學院筑夢計劃,享受投檔分數線降40分的“特權”。平常,她喜歡打羽毛球和下圍棋。泰安中學的戲劇,性格像小孩,電子琴、葫蘆絲都過了十級。
高洪基是福州理科狀元,對體育非常偏愛,尤其喜歡足球。初三時,每周六晚上回去,也要打2個小時。他還有一個愛好是下圍棋。他說,玩就是放松,不要把自己置于籠子里,搞得生硬緊張。長春開發區中學的劉榮臻,喜歡彈吉他、看動漫。中學考過吉他十級后仍然堅持揉弦,中學每晚早晨都抽出半小時彈琴。
工科探花趙旭敏喜歡唱歌,舞蹈、民族舞和拉丁舞樣樣拿手,中考結束后又報了爵士舞的街舞班。新鄉市理科頭名申朝陽既是“學霸”,也會玩,從小喜歡各類棋類,喜歡下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