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浮力、液體浮力和大氣浮力知識點總結! 知識要點 1.壓力和浮力的區別和聯系:壓力浮力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單位面積上物體所受的壓力 數學意義 物體表面上使物體變形的排斥力物體比較壓力的影響公式 F=pSP=F/S 單位 牛頓(N) 1 帕斯卡(Pa) = 1 牛頓/米 2 (N/m2) 在某些情況下,大小與物體的重量有關,通常與物體的重量無關,不僅與壓力大小有關,而且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F=pSP=ρ gh 容器頂部(h:容器內某一點到液面的垂直距離) 2、液體的浮力: 1、液體的內浮力定律 是: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浮力:同一深度,各個方向的浮力相等; 隨著深度的減小,液體的浮力也隨之減小; 液體的浮力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當深度相同時,液體的浮力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2、上端開口八年級大氣壓強知識點總結,上端與容器連接的稱為連接器。 該連接器的特點是:當連接器內的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內的液面始終保持在同一高度。 常見連接件示例:涵洞、茶壺、鍋爐水位計等。 3、液體浮力的計算公式為:P=ρgh 其中ρ為液體密度,g=9.8 N/kg,h是液體的深度。 三、大氣浮力: 1、定義:大氣對浸入其中的物體所形成的浮力稱為大氣浮力,簡稱大氣壓或氣壓。 2、大氣壓形成的原因:空氣受重力影響,空氣具有流動性,所以各個方向都有浮力,而且同一位置的各個方向大氣的浮力相等。 3、第一個精確測量大氣浮力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一個標準大氣壓等于76cm高度的水銀柱形成的浮力,約為1.013×105Pa。 4、標準大氣浮力:大氣浮力不僅隨高度變化,而且在同一地點也不固定。 一般將1.01325×105Pa的大氣浮力稱為標準大氣浮力,相當于760mm水銀柱形成的浮力。 估算過程為p=ρ汞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標準大氣浮力的值一般估算時常取1.01×105Pa八年級大氣壓強知識點總結,簡單估算時也可取105Pa。 流體浮力與流速的關系: 1、二氧化碳和液體都具有流動性,故稱為流體。 2、流體中,流速較高的位置浮力較小。 重力和壓力的區別可以從輕重和難度來分析:可以從受力物體、施力物體、大小、方向、作用點等方面進行比較。注意正確確定受力——受力面積:浮力公式P=F/S中的S是受力面積,不是物體的表面積,關鍵要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