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nrich Rudolf Hertz (22 February 1857 – 1 January 1894) was a German physicist. In 1888 he discovered the radio waves previously predicted by Mawell's equations. He also proved that light is a kind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e unit for frequency is named after him.
黑洞發現者: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他是德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天文學家馬丁·史瓦西的父親。
卡爾·史瓦西1873年出生于德國弗蘭克福。十六歲時就發表了一篇關于行星軌道的論文。他在斯特拉斯堡與慕尼黑大學求學,1896年獲得了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在儒勒·昂利·龐加萊所提的理論方面。
1897年起,他在維也納的Kuffner天文臺擔任助理。在那里他發展一個公式,用來計算攝影材料的性質,其中牽涉到一項指數,稱作史瓦西指數 。
擴展資料:
黑洞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借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并且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借由物體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熱而放出和γ射線的“邊緣訊息”,可以獲取黑洞存在的訊息。推測出黑洞的存在也可借由間接觀測恒星或星際云氣團繞行軌跡取得位置以及質量。
黑洞就是中心的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熱量無限大的奇點和周圍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區,這個天區范圍之內不可見。依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一顆垂死恒星崩潰,它將聚集成一點,這里將成為黑洞,吞噬鄰近宇宙區域的所有光線和任何物質。
黑洞的產生過程類似于中子星的產生過程:某一個恒星在準備滅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塌陷,發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收縮過程立即停止,被壓縮成一個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壓縮了內部的空間和時間。
但在黑洞情況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質量大到使收縮過程無休止地進行下去,連中子間的排斥力也無法阻擋。中子本身在擠壓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為粉末,剩下來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象的物質。由于高質量而產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被它吸進去。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卡爾·史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