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一物理公式與知識點#】無論哪一科,想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時刻復習所學的知識。 ?無憂考網為您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與知識點》,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物理公式和知識點(第1部分)
當只有重力(或彈簧力)作用時,物體的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彈簧彈性勢能)相互轉換,但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
1、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條件:只有重力或彈簧力起作用。
2、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數學表達式:
3、當只有重力或彈簧力起作用時高中物理彈簧受力計算公式,物體的機械能處處相等;
4.利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題思路
(一)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過程;
(2)分析研究過程中研究對象所受的力,判斷其是否遵守機械能守恒定律;
(3)適當選擇代表初態和終態機械能的參考平面;
(4)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垂直方程
2.高一物理公式與知識點第二部分
勻速圓周運動
一個粒子做圓周運動。 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經過它的弧線相等,則這種運動稱為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長除以時間:v=s/t,線速度的方向為該點的切線方向;
2. 角速度的大小等于粒子旋轉的角度除以所花費的時間: ω=Φ/t
3、角速度、線速度、周期、頻率的關系:
(1)v=2πr/T;
(2)ω=2π/T;
(3)V=ωr;
(4)f=1/T;
4、向心力:
(1) 定義: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沿半徑指向圓心的力。 這種力稱為向心力。
(2)方向:始終指向圓心,垂直于速度方向。
(三)特點:
①只改變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
②根據其作用而得名。
(4)計算公式:F方向=mv2/r=mω2r
5、向心加速度:a=v2/r=ω2r
3.高一物理公式與知識點第三部分
1、定律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的凈外力F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與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合=ma
牛頓原始公式:F=Δ(mv)/Δt(參見牛頓的《自然哲學數學原理》)。 即力與物體動量的變化率成正比,也稱為動量定理。 在相對論中,F=ma 并不成立。 ,因為質量隨速度變化,仍采用F=Δ(mv)/Δt。
3. 一些注意事項:
(1) 牛頓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時作用定律。 力和加速度同時產生、改變、消失。
(2) F=ma 是矢量方程。 應用時應指定正方向。 任何與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都應取正值。 否則,應取負值。 一般情況下,加速度的方向與正方向相反。
(3)根據力獨立作用原理,用牛頓第二定律處理物體平面運動問題時,可以將物體所受的力正交分解,牛頓第二定律可以相互應用垂直方向。 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 方程組。
4.牛頓第二定律的五個性質:
(1)因果關系:力是加速度的原因。
(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加速度的方向由物體上合外力的方向決定。 牛頓第二定律的數學表達式ΣF=ma中,等號不僅表示左右兩邊的值相等,而且還表示左右兩邊的值相等。 方向一致,即物體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3)瞬時性:當作用在質量恒定的物體上的外力突然改變時,該力所決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會同時突然改變; 當總外力為零時,加速度同時為零,且加速度等于 合外力保持一一對應關系。 牛頓第二定律是瞬時對應定律,表示力的瞬時作用。
(4)相對論:自然界存在一個坐標系。 在這個坐標系中,當沒有力時,物體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 這樣的坐標系稱為慣性參考系。 地面和相對于地面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以視為慣性參考系。 牛頓定律僅在慣性參考系中成立。
(5)獨立性:作用在物體上的每個力都可以獨立地產生加速度。 各力產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等于合外力產生的加速度。
(6)同一性:a和F對應同一對象的某種狀態。
4.高一物理公式與知識點第四部分
1、基本物理量:反映物理學基本問題的物理量。 例如,力學中有三個基本物理量——質量、時間和長度。 因為世界是由運動的物質組成的,所以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物質的普遍運動。 首先,我們應該考察物質的數量和最簡單的運動形式(物質的空間位置隨時間的變化)。 只有掌握了質量(物質的多少)、時間、長度(空間變化的度量)這三個物理量,才能掌握力學的基本問題,才能進一步討論其他力學問題。
2、基本單位:所選基本物理量的(所有)單位稱為基本單位。 例如,在力學中,選擇長度、質量和時間這三個基本物理量的單位作為基本單位:
長度——厘米、米、公里等;
質量——g、kg等;
時間 - 秒、分鐘、小時等。
3、導出單位:根據物理公式和基本單位,用來導出其他物理量的單位稱為導出單位。
物理公式不僅決定了物理量的數量關系高中物理彈簧受力計算公式,而且還決定了物理量的單位關系。 例如,位移以m為單位,時間以s為單位,由速度公式v=s/t推導出來的速度單位為m/s。 。 若位移單位為km,時間單位為h,則由速度公式v=s/t推導出來的速度單位為km/h。
4、單位制:基本單位和派生單位共同構成單位制。
基本單位和派生單位共同構成單位制。 選擇不同單位的基本物理量作為基本單位,可以組成不同的單位制。 例如,在日歷力學中,有兩種不同的單位制:厘米·克·秒制和米·千克·秒制。 在工程技術領域,還有英尺·秒·磅制等。
5.高一物理公式與知識點第五部分
機械能守恒定律:mgh1+mv12/2=mgh2+mv22/2
庫侖定律的數學表達式:F=kQq/r2
電場強度的定義:E=F/q
電勢差的定義:U=W/q
歐姆定律:I=U/R
電功率計算:P=UI
焦耳定律:Q=I2Rt
磁感應強度的定義:B=F/IL
安培力計算公式:F=BIL
洛倫茲力計算公式:f=qvb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ф/t
導體切割磁力線產生的感應電動勢:E=Blv
6.高一物理公式與知識點第六部分
氣態參數:
溫度:宏觀上指物體的冷熱程度; 微觀上,物體內分子不規則運動強度的標志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T=t+273{T:熱力學溫度(K),t:攝氏溫度(℃)}
體積V:氣體分子所能占據的空間,單位換算:1m3=103L=106mL
壓力p:單位面積上,大量氣體分子頻繁撞擊容器壁,產生連續均勻的壓力。 標準大氣壓:
1atm=1.013×105Pa=(1Pa=1N/m2)
2、氣體分子運動特點:分子間間隙大; 除碰撞瞬間外,相互作用力較弱; 高分子運動速率
3、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p1V1/T1=p2V2/T2{PV/T=常數,T為熱力學溫度(K)}
筆記:
(1)理想氣體的內能與理想氣體的體積無關,而與溫度和物質的量有關;
(2)式3成立的條件是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 使用公式時要注意溫度的單位。 t 是以攝氏度 (℃) 為單位的溫度,T 是熱力學溫度 (K)。
=相關文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