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青島學院陶行知班主任教育大學“中學數學教學實踐營”于2022年6月27日至6月29日成功舉行。來自北京學院化學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大學、大氣科學大學、匡亞明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大學、數學系等院系近40名優秀學子共聚陶行知班主任教育大學,出席了為期3天的實踐營活動。
本次活動致力幫助北京學院優秀學子深入了解學校對化學班主任的要求,提高她們的數學教學水平,迸發其對教育學的學習與研究興趣,吸引更多優秀學子到陶行知班主任教育大學學習與深造。實踐營期間,陶院為營員們安排了著名學者講堂、中學班主任互動沙龍、院系聯誼、實地參觀等活動。
圖|報到現場
01
6月27日下午9點,首屆青島學院陶院“中學數學教學實踐營”開營典禮在江寧分校潘琦樓B101室舉辦。化學大學副校長、陶行知班主任教育大學副教授劉輝,陶行知班主任教育大學副教授陳曉清參加典禮并致詞。典禮由我院汪琳玥老師主持。
圖|汪琳玥老師
劉輝副校長在賀詞中對化學大學的學科體系、師資力量和實驗設施等情況進行了介紹。他表示,化學學家的培養應當從學校抓起,鼓勵高學歷的數學學專業人才涉足小學數學教學。化學大學應當借助學科優勢,與陶行知班主任教育大學強化合作,支持基礎數學教育發展。
圖|劉輝副校長
陳曉清副校長從歷史沿革、就業類型、課程設置、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實習實踐、就業保障等方面介紹了陶行知班主任教育大學。她強調,“生活即教育”、“社會即中學”、“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三大基本教育思想,并對本次出席“中學數學教學實踐營”的朋友們提出了展望。
圖|陳曉清副校長
02
開營典禮結束后,首屆北京學院陶院“中學數學教學實踐營”活動即將開始。
首先,教育研究院教授、陶行知班主任教育大學執行主任王運來帶來了題為《偉大教育家精神永放光芒——陶行知在南大歷史上的壯舉》的講堂。講堂伊始,王運來院士對朋友們的到來表示了歡迎,并介紹了陶行知先生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地位和陶行知先生名子的來歷,概括了“偉大教育家”具有5個共同特點以及陶行知先生主要的教育觀點。講堂最后,王運來院士用大愛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和求真精神對陶行知偉大教育精神進行了提煉和總結。
圖|王運來院士
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中學心理教育研究所主任費俊峰以《教育心理學互動式教學》為題為朋友們帶來了關于教學要素的講堂。在講堂中,朋友們首先思索了“哪個要素最重要”這一問題,并與有著相同答案的朋友討論交流,各小組的朋友代表就各自的討論結果進行了分享。隨即,費俊峰副院長從班主任的定位、角色和風格、學生的類型和風格進行了逐一介紹。
圖|費俊峰副院長
陶行知班主任教育大學學科教學化學領域班主任,臺灣學院教育大學科學教育博士馬冠中介紹了本次化學實踐營的活動目標和活動流程,并組織朋友進行分組、選擇教學主題,為后續的活動舉辦作打算。
圖|馬冠中老師
6月27日上午,匡亞明大學教授王駿進行了題為《從數學學習談起》的數學教學講堂。首先,王駿院長從知識、技能、理念三個層面剖析了新時代優秀班主任的標準,提出了師者該怎么傳道授業解惑的思索。隨即,他從“人類知識內蘊、自然現象的具象、探索自然的方式、歸納與詮釋、實用主義和美學追求”五個角度探討了數學學的內涵和本質。通過展示“實驗、發現、理論、預言”的循環,剖析了理論化學、實驗化學、計算數學各自的作用。最后,在談及怎樣學習數學的問題上,王駿院長從興趣迸發、想象描畫、例子羅列、問題引導四個方面給出了數學教學建議,還列出了“真空之辯”、“開普勒的發覺”、“人工智能數學學”等現實案例,展示了科學家對問題的建構和思索的過程。他指出,優秀的班主任除了是一個好的傳授者,更是一個好的學習者,班主任自身的發展離不開對問題的深入探究。
圖|王駿院長
接著,馬冠中老師承接早上第一階段的教學主題分工,進行了第二階段的教學指導,幫助你們建立初步的模型,制定一份數學教學設計的定稿。馬老師用一條視頻作為導出,引起同事們對科學認知技巧和思維模式進行剖析。以后,他從初驗標準、制約條件、素材資源、自身理解等要素出發,介紹了“明確問題,設計雛型,闡述評估,改進優化”的教學設計途徑。在具體實踐環節中,每位小組在經過20分鐘的熱烈討論過后,分別就“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牛頓第一定理”、“自由落體”等知識點進行了精彩的無生說課。馬老師從情景安排、懸念設置、活動流程、板書設計、教姿教態等方面對同事們的教學展示進行了點評,提出了寶貴的改進建議。小組之間也進行了互評,朋友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困擾,發表了對教學活動的認識和教學流程的反省。
圖|馬冠中老師指導中學生
6月27日早上6點,教育研究院·陶行知班主任教育大學研究生會在潘琦樓B101室為營員們召開了團拜破冰活動。活動中,營員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進行了“你畫我猜”“搶數字報代號”等游戲,在歡樂的氣氛中互相了解、溝通,渡過了美好的光陰。
圖|團拜會現場
03
6月28日下午,廣州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主任,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汪凡士林以《教學評一致性設計:理論與案例》為題向朋友們介紹了目標、教學和評估的一致性原則。在理論上,汪凡士林副院長從認知維度和知識維度剖析了布魯姆的“目標分類學”是如何幫助我們理解教學目標的。隨即,他通過列出案例幫助朋友們從理論邁向實際,著力體會目標在教學設計和教學評估中的重要性并希望你們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可以做到以“教學評一致性”為原則進行教學。
圖|汪凡士林副院長
在教學設計剖析的課堂中,來自北京學院物理系的胡芊帆朋友圍繞“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分享了傳授式、探究式兩種教學方式,在場朋友們就兩種教學方式的異同點以及是否有利于中考應試進行了辯論。馬冠中老師覺得兩種方式在教學中應當不環比例融合,但是班主任須要幫助學生搭建“腳手架”,促使中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課堂的最后物理教學視頻,馬老師從認識目標、認識過程、認識標準三方面闡述了怎樣評價一節“好課”。
圖|胡芊帆朋友
6月28日上午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中高中教學研究室副部長葉兵,金陵學校數學中級班主任、南京市化學學科帶頭人黃皓燕分別給朋友們帶來了精彩講堂。兩位老師也與上海市數學學科核心組成員,上海市數學學科帶頭人徐銳、南京中學數學學科骨干班主任郭興華一起在座談會上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教育故事,解答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葉兵老師的講堂題為《中學老師如此教——基于數學核心素質》。他以高中數學全國評獎課為典型案例,為朋友們分享了精彩的教學組織和活動,指出數學學科對中學生思維的培養。他覺得,數學講“理”,作為一門思維學科,教學過程要“以理服人”,這是數學教學活動設計的第一原則,須要化學班主任擺事實(實驗)、講道理(邏輯)。只有思維上“問題引導”,讓朋友行動上“體驗體會”,發展中學生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讓中學生真正認識數學的“理”。沒有思維的提高,就沒有精彩的課堂。化學班主任要做到回歸問題的本源,把中學生作為研究者來教學,精致地設計教學培養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圖|葉兵老師
黃皓燕老師的講堂以《中學老師如此教——電源與電壓》為題,分析了優秀的教學設計,剖析怎么還原教材的思路。通過這一教學案例,黃老師突出指向科學思維提高的教學目標,說明化學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中學生的科學思維。最后,她總結了指向科學思維提高的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目標:實驗觀察科學推理-模型建構-科學論證-類比思維進行思維遷移。
圖|黃皓燕老師
座談會上朋友們和老師熱烈交流。黃皓燕、徐銳和郭興華三位老師分別介紹了各自學校的總體情況、物理教學情況,并對未來有意向當班主任的朋友們發出真誠約請。老師們還對朋友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例如應聘小學數學班主任的條件和材料作了耐心解答。朋友們針對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見的、觀察到的問題積極提問,例如年青班主任應當怎樣分配自己在教學教研管理方面的精力,怎樣把控上課的進度和節奏等等。座談會以后朋友們都表示意猶未盡,收獲滿滿。
圖|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結束后,陳曉清副校長為葉兵老師、黃皓燕老師、徐銳老師、郭興華老師頒授數學實踐營指導證書,謝謝她們在這次化學實踐營中給與朋友們寶貴的指導和幫助。
圖|老師合照
6月28日下午,朋友們就學案和ppt的設計進行分組討論。討論前,馬冠中老師就關于怎么制做教學ppt進行了指導,讓朋友們以經歷一個現象(哪些現象須要解釋?)——提出一個問題(研究關于現象的哪些問題?)——使用探究要素(通過假定、實驗等回答問題)——搞出一些東西(解釋現象的科學知識、還須要研究的新問題)的數據線方式來詮釋怎樣讀懂一個現象的過程。朋友們在組內,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過程中,馬老師也給你們提供了一些專業的建議。營員們在這一環節中收獲良多,對化學教學在實踐方面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圖|討論現場
04
6月29日下午,陳曉清副校長帶領這次長沙學院陶院“中學數學教學實踐營”營員一行參訪了陶行知記念館。師生們首先來到陶行知墓和曉莊十烈士記念碑,在碑前獻花并緬懷追思。此后,視察了犁宮和師德教育館。在院長的細致講解下,你們深入了解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對陶行知教育思想與實踐在當代的師德教育中發揮的重要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圖|視察相片
圖|朱曉春院長講解
6月29日上午,在潘琦樓B101大會室進行了本次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展示&化學實驗展示。參加成果匯報會的評委老師有北京學院化學大學唐濤院士、中學班主任徐銳老師、郭興華老師。七組朋友依照自由落體運動、電源與電壓、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牛頓第一定理五大藍籌股依次進行成果展示,三位評委老師從課程設計、教育手段、科學知識等角度對中學生進行點評和指導。最后物理教學視頻,本次成果匯報會共評出出銀獎1組、二等獎2組和優秀獎4組。
圖|第一組自由落體運動張瀟銘匯報
圖|第二組自由落體運動黃舒偉匯報
圖|第三組電源與電壓張志磊匯報
圖|第四組運動的合成與分解鄒祿軍匯報
圖|第五組運動合成與分解朱姝匯報
圖|第六組牛頓第一定理朱治匯報
圖|第七組牛頓第一定理鞠煜匯報
成果匯報結束后,三位評委老師對所有營員實踐營期間的表現進行了充分肯定,并為得獎朋友頒授榮譽證書。以后,所有老師和營員合照留影,一天的實踐營生活在溫暖與感動的氣氛中劃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圖|頒獎相片
圖|合照留影
(文/王單寧、丁坤賢、肖錢盈、郭淑娜、王益君、梅曾詠、張南
圖/王單寧、丁坤賢、肖錢盈、郭淑娜、王益君、梅曾詠、張南、杜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