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學經典例題(附分析)一、單選題(共11題;共22分)如右圖,用同一套滑輪組提升一個物體和兩個質量相等的物體分別。 比較兩張圖A和B,哪個是正確的? 表示機械效率的關系式為 ( ) A = eta B B. η A eta B C. eta A eta B D. 無法與 A 進行比較。 η 物體 A 放置在平滑的水平面上初中物理經典例題及解析,物體 B 放置在粗糙的水平表面上。 它們在相等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移動了相等的距離s。那么,力F對兩個物體所做的功( ) A. 更多AB 更多BC 等于D. 無法確定下列生活例子,對圖片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圖A:無論阻力和能量損失如何,從球拍被擊中的那一刻到球拍發生最大變形,網球的機械能都是守恒的。 B、圖B:鐵鎖來回擺動,最后停止。 在鎖的下落過程中,所有的重力勢能都轉化為動能。 C、圖C:由于人造地球衛星不受空氣阻力,只進行動能和勢能的轉換 D 圖D:運動員從高處落下時,動能轉換為重力勢能為如圖所示。 可見光桿AB可以繞O點轉動。當物體C浸入水中時,光桿處于水平靜止狀態。 A、B兩端的繩子不可伸展,處于拉緊狀態。 已知C是體積為1dm3、重量為80N的固體。 D是邊長20cm、質量20kg的正方體。 OA:OB=2:1。 圓柱容器底面積為(g=10N/kg) ,則下列結果不正確: ( ) A.物體C的密度為8 × 10 3kg/m 3 B.薄層的拉力杠桿 A 末端的導線為 70NC。 物體D對地面的壓力為1.5×10 3Pa D。物體C浸入水中前后,容器底部水的壓力增加2×/16。一輛汽車勻速行駛v 在筆直的道路上。 發動機功率為P,牽引力為F0。 從時刻t1開始,駕駛員減小油門踏板。初中物理經典例題及解析,汽車以恒定功率驅動。 t2時刻,小車又開始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v。已知小車在運動過程中遇到的阻力f是恒定的,可得小車牽引力的圖像F 隨時間 t 的變化如圖所示,則 ( ) A. 從 t1 到 t2,小車加速 B. F0=2f C. t1 時刻后,小車保持功率 P0 行駛 D. v=12 v0 。 兩個質量相同的實心金屬球A、B的密度比為3:2。 球 A 浸入液體 A 中,球 B 浸入液體 B 中,兩種液體 A 和 B 的密度比為 5:4,則此時 A 和 B 兩個球所受的浮力之比時間為 ( ) A. 6:5 B.: 5 6 C.: 8 15 D. 1 : 5 8 小花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起水中的一個木塊。 以下哪項是正確的? ( ) A.裝置中的滑輪為定滑輪。 B、裝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桿。 C. 物體位于上表面。 在沒有接觸到水之前,它所受到的浮力不斷減小 D、滑輪的機械效率可以達到 100%——一個 4m3 的實心立方體木塊(不吸水)浮在水面上,如圖如圖,此時浸入水中的體積為6×10 ,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個重4N的鋁塊。 靜止后,木塊上表面剛好與水面平齊(g為10N/kg,ρ水=1.0×130kg/m 3),然后將木塊( ) A.放置鋁塊前,木塊受到的浮力為10N。 B、放置鋁塊后,木塊排開的水體積為1×10 -3m3C。 木塊的密度為0.7×10 3kg/m 3 D。放置鋁塊后,木塊下表面的水壓增加600Pa。 下列涉及壓力知識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2/16A。 海綿塊的變形體現了壓力的作用。 B. 液體壓力可以用微壓計來研究。 C. 托里拆利的實驗可以測量大氣壓值 D. 船閘不是連接裝置。 如圖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動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向右運動。 物體 B 靜止。 彈簧測力計顯示數值為2N。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A 對 B 的摩擦力為 4N,方向水平向右。 B、B對A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右。 C、地面面向A。摩擦力大小為4N,方向為水平向左。 D、面向A的地面摩擦力大小為6N,方向水平向左。 兩件重力相同的貨物a、b在兩根吊車鋼絲繩的牽引下垂直向上運動。 它們的運動的第一圖像分別如圖A和B所示。 在圖像中描述的運動過程中 ( ) A. 它們都以勻速直線運動。 B.a. 貨物的重力與其上鋼纜的牽引力相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b 貨物的重力和其上鋼纜的牽引力是一對平衡力D。在前6秒內,貨物a的平均速度小于平均速度貨物的重量 b 3 / 16 2. 填空題(共 2 題,共 6 分) 將重量為 600N 的物體以勻速拉至斜坡上的高處。 沿斜坡向上拉力F=400N,拉距s=4.5m,提升高度h=1.8m。 所用時間t=30s。
則拉力 F 所做功的功率為 ,在此過程中物體所受到的摩擦力為 。 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分別裝有體積相等的兩種液體A和B。 圖片顯示同一個雞蛋在兩種液體中靜止。 圖中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A和ρB。 雞蛋受到的浮力分別為 FA 和 FB。 容器底部的液體壓力分別為pA和pB。 那么它們的大小關系為:ρA ρ B、FAB、p AB,以下三個選項: ①在雞蛋上開一個小孔,用注射器從雞蛋中抽出蛋清,然后用膠帶將小孔封住; ②在雞蛋上開一個小孔,插入大頭針,用膠帶將小孔封住; ③ 將比原液體密度大的液體加入容器中。 如果想讓雞蛋沉入B液中,可行的方案是(填寫序號)。 3、計算題(共4題,共57分) 如圖A所示,滑輪組在垂直向上的拉力F下勻速提升重120N的物體英語作文,繩索自由端移動的距離5秒后s=3m。 圖B所示為滑輪組工作時的拉力F與繩索自由端移動距離s的關系。 (1)計算物體的上升速度。 (2)圖B中陰影部分面積所表示的物理量為,請用公式計算該物理量。
(3)計算滑輪組提升重物時的機械效率。 如圖所示,圖A是利用滑輪組從水中打撈立方體物體的簡化示意圖。 在打撈過程中,物體始終以米/秒的恒定速度垂直上升。 物體接觸水之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 圖B所示為打撈過程中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 (忽略繩子的重量,忽略摩擦力和水阻力,取g為10Nkg)求:4 / 16 (1)物體的邊長; (2)物體浸入水中時所受到的浮力; (3)物體的重力。 將一個容器放置在水平桌子上,并裝有足夠的水。 將體積為1.25×10 -4 m3、質量為0.4kg的固體立方體放入水中。 立方體繼續下沉,直到沉到底,如圖所示。 。 已知ρ水=1.0×130kg/m 3 ,g=10N/kg),求:(1)立方體所受重力大小; (2)立方體浸入水中時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容器底部對立方體施加的力 立方體對容器底部的支撐力和壓力的大小。 在水下打撈作業中,需要將一根長方形的石柱從水底勻速打撈出來。 圖為起重機鋼絲繩拉力F隨石柱底面至水底深度h的變化。 (忽略水的阻力,ρ水=1.0×130kg/m 3)求:(1)石柱浸入水中時所受到的浮力; (2)石柱在水中上升2m后未露出水面時銅絲繩拉力所做的功; (3)石柱在水底時上表面的受力。 水壓力。 4、實驗探究題(共3題,共21分) 實驗組用天平和天平分別測量均勻立方蠟塊和鹽水的密度。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