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net) 第三節 物質的密度的測定 八年級 初中物理 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 1.通過使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體會等量置換的方法。 2.通過實際操作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掌握實驗步驟,進一步熟悉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學習目標 關于量筒使用的知識點1 2.量筒上的刻度單位:毫升mL(ml) 1mL=1cm3 最大測量值:常用100mL、200mL、500mL 分度值:1mL、2mL、5mL 1.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器具; 讀數時,若液面為凹液面,則視線應以凹液面底部為準; 若液面為凸液面,則視線應以凸液面上方為準,俯視時視線是斜向下的,視線與筒壁的交點在液面上,讀出的數據有偏差。仰視時視線是斜向上的,視線與筒壁的交點在液面以下,讀出的數據有偏差。3、量筒的讀數方法如圖A、圖B所示,它們所盛液體的體積是多少? 圖A中液體的體積:130mL 圖B中液體的體積:140mL 測定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知識點2 實驗一:測定液體(如鹽水)的密度 1.實驗原理:ρ=m/V 2.實驗設計:用天平稱量液體的質量,用量筒稱量液體的體積初中物理 量筒的使用,利用公式ρ=m/V計算液體的密度。 3.實驗設備:天平、量筒、燒杯、待測液體(鹽水)。
4、實驗討論:用下列方法測得鹽水質量的哪一部分?(5)根據密度公式,計算鹽水的密度。5、實驗步驟:(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上,調節天平;(2)在燒杯中倒入適量液體,用天平稱量液體與燒杯的總質量m1;(3)將燒杯中的一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用天平稱量燒杯與剩余液體的總質量m2;(4)記錄倒入量筒那部分液體的體積V; 燒杯與鹽水的總質量m1(g) 燒杯與杯子中剩余鹽水的質量m2(g) 量筒中鹽水的質量m = m1-m2(g) 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cm3) 鹽水的密度ρ(g/cm3) 鹽水密度表達式: 1.05 20 21 62 41 6.實驗記錄表: 7.其他方法 將一定量的某種液體倒入杯子中,用天平稱量總質量m2 用天平稱量空杯的質量m1 測量結果過大(因為容積太小) 將杯子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留學之路,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 ρ= m2-m1 V 液體的密度: 1.實驗討論:怎樣測量形狀不規則的石頭(能沉入水中的物體)的體積? 使用量筒,用置換法測量體積。 石頭的體積 石頭放入前的體積 石頭和水的總體積 實驗二:測定固體的密度 2、實驗步驟: (1)用已調整好的天平,稱量出石頭的質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初中物理 量筒的使用,記錄水的體積V1; (3)用細鐵絲綁住石頭,然后浸入量筒中的水中,記錄水面所達到的刻度V2; (4)根據公式=/計算石頭的密度。
小石子的質量m(g) 小石子放入量筒前水的體積V1(cm3) 小石子和水的總體積V2(cm3) 小石子的體積V(cm3) 石子的密度ρ(g/cm3) 石子的密度的表達式: 3.實驗記錄表: 60 80 20 50 2.5 體積 因為形狀不規則,不能直接放入量筒,所以用置換法用溢流杯測量。 用溢流法測量形狀不規則固體(不溶于水)的體積mL 不能沉在水中的固體體積的測量: (1)沉沒法 用細鐵絲把木塊和鐵塊連在一起沉至水底(沉沒法),用量筒,用置換法測出體積。V=V2-V1。 討論:怎樣測浮在水面上的木塊的體積? V2 V1 V2 V1 (2)指壓法:用細針把木塊壓入水中,浸沒。使用量筒,用位移法測量體積。V=V2-V1。 課堂總結 課內練習 1.使用量筒時,按照正確的讀數方法,小明應該如圖所示沿著虛線_____方向觀察量筒的刻度,此時的讀數為。 b 60 2.以下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刻度值。 小明想量取100g密度為0.8g/cm3的酒精,所以應該選擇( ) A.50 mL、5 mL B.100 mL、2 mL C.250 mL、5 mL D.400 mL、10 mL C 3.在測小石子密度的實驗中,某學生的實驗步驟如下: a. 用天平稱出石頭的質量m;b.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記錄水的體積V1;c.將所有石頭浸入水中,記錄水的體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