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獲得清華、北大的青睞,不僅要看當年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數量,還要看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的培養潛力,比如學科競賽成績就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體現了高中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方面的雄厚實力。
2023年,國內五大學科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共產生260名國家集訓隊選手,其中浙江有46名學生入圍,位居全國第一。更重要的是,在更有分量的數學、物理競賽中,浙江有11名學生入圍,比去年足足多了7名。在近幾年的全國高中數學競賽中,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如一匹黑馬般脫穎而出,憑借多項第一,成為省級數學競賽的最大贏家。日前,記者來到學軍中學尋找高水平競賽的答案,也想問問這個“數學集團”,給大家提點建議,孩子們想走競賽之路,該怎么走。
自2023年11月下旬起,清華大學在全國多地舉行了“2023年度優質生源地/生源地”授牌儀式;北京大學也公布了文科人才共育基地評選結果。作為兩校重要的生源地,浙江中學位列其中。
對于全省重點高中來說,獲此佳績的絕大多數都是向北大、清華輸送優質生源的學校,可見其意義重大。
其中,學軍中學教育集團一次性斬獲清華大學三項殊榮:西溪校區、文源中學獲評“清華大學2023年度優質生源中學”,紫金港校區還獲評“清華大學2023年度生源中學”。同樣,在北京大學文科人才共育基地最新一次評審中,學軍中學被評為全國最高級別的北京大學文科人才共育四星級基地學校。
三名入選國家集訓隊的軍校學員和他們的比賽教練。
五大學科競賽
12名球員入選國家集訓隊
學軍中學教育集團靠什么打動北大、清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綜合競賽成績。僅2023年五大學科競賽就有12人入圍國家集訓隊,取得北大、清華錄取資格,領跑浙江。
前不久,第39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暨第39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落下帷幕,浙江省隊48名隊員共獲國家集訓隊11個名額、27枚金牌、18枚銀牌,國家隊隊員數量和金牌數與上海持平,位居全國第一。貢獻最大的當屬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有3名隊員入選國家集訓隊,7名隊員奪得金牌。
說到浙江的數學競賽,溫州一直表現搶眼初中奧賽物理,很多人都沒想到,近年來表現最搶眼的,竟然是杭州的這所高中。
學生全國統考獲獎人數、金銀牌數量均居全省第一。與之相對應,數學競賽通過保送清華北大人數、數學競賽通過考取清華北大強基計劃特聘資格人數均居全省第一。此外,截至目前,學軍2023級已有17名學生成功入選2024屆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袖人才培養計劃。憑借這一殊榮,學軍中學已連續三年成為全國清華“丘班”學生最多的學校。
學軍同學參加2023年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
搜索世界各地的問題
這是比賽教練的日常
為何學軍中學近年來數學競賽成績提升如此迅速?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源中學校長、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教練卞紅平老師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在他看來,優質的生源和一支教師隊伍都不可或缺。“浙江堪稱均衡教育的典范,從五大賽國家集訓隊入選選手的學校分布可以看出,共有46人來自杭州、溫州、寧波、紹興、金華、衢州、湖州等7個城市。”卞校長介紹,均衡的基礎教育為學科競賽提供了優質的生源。其實,每個學校都有競賽的好苗子,因此一支優秀的競賽教練隊伍對提高競賽水平也至關重要。“優秀的教師隊伍必須敬業,但‘敬業’說起來容易網校頭條,真正做到卻不容易。”
就拿邊校長來說,每天早上,他都會堅持跑步十幾公里來增強體質;連續五天,他能保持高強度的工作,每天上課十幾個小時;還要陪學生、找問題、備課……在辦公室熬夜也成了常態。
在這位“學者型老師、實干型教練”的帶領下,學軍的競賽輔導團隊逐漸形成了一個能“耐得住寂寞”的學術圈子,對于數學競賽,教練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多少,與學生的成績成正相關。
“高考有大綱,但競賽題目浩如煙海初中奧賽物理,題型層出不窮,難度逐年加大,靈活度逐年提升。”滿世界找題目是競賽教練的日常。競賽題目一旦公布答案,就意味著失去了生命力,因此也要求教練花費大量時間去解題。“教練必須有很強的解題能力,才能把思路講得通俗易懂。”
學軍“數學隊”校長卞紅平與金牌教練肖亞軍(左一)、杜艷(左二)、胡曼(右一)合影。
打造“全能教練”
四大板塊隨時可能登頂
近年來,浙江越來越多的高中開始舉辦學科競賽,高薪聘請競賽教練已成為圈內普遍做法。
當然,學校對招聘競賽教練員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遠中學招聘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和在職優秀教師,要求應屆畢業生高中時期參加五大學科競賽并獲得省級一等獎及以上。對在職教師,要求是擔任五大學科競賽金牌教練員,直接執教的學生須在五大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全國聯賽中獲得一等獎及以上。
如今,以邊校長為首的學軍教育集團數學競賽隊的每一位教練,都有著深厚的背景。
比如,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教練肖亞軍先生,就是北大數學學院畢業生,北大優秀畢業生,他和另一位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教練、北大數學碩士杜巖,是學校里有名的“情侶”。
例如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教練胡曼老師,榮獲2017年至2023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優秀教練員,2017年至今擔任浙江省數學學會夏令營高級教練。
名校對教練員的選拔要求較高,并形成了系統的培養機制,成為培養高水平競技學生的沃土。
在強大教練團隊的支持下,學軍中學確保學校從零開始,在高考、初試、復試、高數等各個賽段都安排自己的教練授課,保證競賽訓練的系統性、連續性。
談及校賽的培養模式,學軍中學校長邱月玲將其形容為“造火箭”。“一枚火箭要成功發射,需要不同單位提供零部件,當然還包括設計、組裝、測試等多個環節的配合。”在學軍中學,這個團體培養的苗子尤其優秀。
采訪中,幾位數學競賽教練都提到,在他們上任之前,卞校長就給他們打了“預防針”,要求他們隨時掌握平面幾何、代數、數論、組合數學四大科目,在課上要有成績單。這種全能型教練的培養和發展,在中學里并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