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組“同課程、不同結構”教學科研活動記錄
領隊:王俊珍
團隊成員:王海燕、鄭海蕾
活動主題:同一課程,不同結構討論
活動時間:
2018
年
月亮
17
天
活動地點:物理教室
參加人員:全體物理教師
活動內容:聽兩節主題相同但結構不同的課:
浮力老師:吳艷娜、耿麗釗
活動形式:授課、聽課、課堂評價與反思、討論與改進
1.引言:同課程異結構教研活動是一種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共享、交流、提高的教研模式。
改進課堂教學有很強的實效性,每位教師都喜歡初中物理備課記錄,積極參與,我們物理教學組就開展了同課異構活動。
李鋒老師和郭偉老師同講《浮力》
課前,兩位老師秉承“立足教材、優化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深入
在聽課過程中,老師們深刻體會到不同的
教師對統一教科書內容的不同處理網校頭條,
比較不同的教學策略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
這將開拓教師的教學思路。
2. 教研記錄:課堂評價、反思與改進
、引言:通過兩位老師從不同角度針對同一課題所作的寶貴探索和嘗試初中物理備課記錄,使我們聽課的老師對“浮力”這一課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今天的教研內容是談談對這節課的認識與思考。
教學理念對于目標的設定、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指導都有著明確的認識。
教師會講述自己的教學思路和設計,在場教師可以針對自己在教學中發現的困惑和問題向教師提問或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分享完我對這節課的思考和看法,希望大家對概念教學的理解能夠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