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我國公民和組織。
一、國家科技進步獎項目類別
1.技術開發項目:是指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活動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場實用價值的產品、技術、工藝、材料、設計和生物品種及其推廣應用。其中,工人農戶技術創新組,獎勵工人、農民身分的一線科技人員完成的科技成果。
2.社會公益項目:是指在標準、計量、科技信息、科技檔案、科學技術普及等科學技術基礎性工作和環境保護、醫療衛生、自然資源調查和合理借助、自然水災檢測預報和預防等社會公益性科學技術事業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應用推廣。
3.國家安全項目:是指在部隊建設、國防科研、國家安全及相關活動中形成,并在一定時期內僅用于國防、國家安全目的,對推動國防現代化建設、增強國防實力和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科學技術成果。
4.重大工程項目:是指重大綜合性基本建設工程、科學技術工程、國防工程和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等。其中,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組國家自然科學獎,圍繞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的系統性、創新性、有效性和推動性進行評價,獎勵等級標準參照重大工程項目類。
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人條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人應該具備下述條件之一:
1.在設計項目的總體技術方案中作出重要貢獻;
2.在關鍵技術和疑難問題的解決中作出重大技術創新;
3.在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過程中作出創造性貢獻;
4.在高技術產業化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三、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單位條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單位應該是在項目研發、開發、投產、應用和推廣過程中提供技術、設備和人員等條件,對項目的完成起到組織、管理和協調作用的主要候選單位。政府部門通常不應該作為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候選單位。
四、國家科技進步獎項目應該總體符合下述三個條件
1.技術創新性突出:在技術上有重要的創新,非常是在高新技術領域進行自主創新,產生了產業的主導技術和名牌產品,或則應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武器和改建,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傳統產業,降低行業的技術濃度,提升產品附加值;技術難度較大,解決了行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和關鍵問題;總體技術水平和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行業的領先水平。
2.經濟效益或則社會效益明顯:所開發的項目經過兩年以上較大規模的施行應用,形成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或則社會效益,實現了技術創新的市場價值或則社會價值,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作出了很大貢獻。
3.促進行業科技進步作用顯著:項目的轉化程度高,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和擴散能力,促使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升級及產品的更新換代國家自然科學獎,對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