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有很多問題的真正物理原理同學們并不清楚,即使有些問題看似明白了,其實也只是定性層面的膚淺理解,而不是高中生能夠接觸到的深層次的定量答案!
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除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外,主要有以下四個區別:
第一個明顯的區別,也是最大的區別:高中有“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運算”,而初中只有“標量的運算”。雖然有些物理量也涉及方向,比如力的方向、運動的方向,但從來不提“向量”的概念,計算公式里也從來不用“向量的運算法則”。
第二個明顯的區別是高中物理中有很多非常抽象的理想模型用來代替“研究對象”,比如力學中的“粒子”,電學中的“點電荷”,這些模型初中是沒有涉及的。
第三個明顯的區別是高中物理更注重“邏輯思維”,要解決比較復雜的高中物理問題,必須有非常嚴謹的邏輯思維;初中更注重“形象思維”,這是由于人體生理發育和智力發展階段不同造成的。
第四個明顯的區別是高中物理解題過程更注重多過程、多狀態、多成分、多場景,導致計算量和書寫量都比較大,有些題甚至需要一兩頁紙才能解出來。初中物理就沒那么好說了,大部分都是直接套用公式,即使有分步過程,每一步也比較簡單,書寫過程一般在半頁紙以內!
正是由于上述差異,導致初中生對一些初中物理題目只能有表面定性的認識,不能理解其背后的真正原因,而高中生卻很容易看懂這類題目。
比如下面這道初中物理題。
由于中學生沒有學過“重力加速度”這個概念(高中物理才會介紹這個概念),也不知道“物體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不同”是因為“重力加速度”不同,所以很多中學生直接把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代入月球上的物體,導致求物體質量出現錯誤!其實,我們應該通過物體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來求質量。由于質量的大小只取決于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也就是取決于內部所含的分子或原子的數量!所以,質量是不會變的。這道題除了考察重力公式G=mg外貝語網校,還考察質量的決定因素。質量的大小與位置、狀態、溫度、形狀等無關,只取決于自身!
雖然這道題的第二題有很多初中生都犯了錯誤,但是這道題如果交給高中生的話初中物理簡單計算題,就變成了最簡單的大家都能答出來的題了,這么簡單的題,高中生去答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
這其實也是初中生一直存在的疑問,初中生經常會碰到物理老師說:“這道題到了高中就懂了,先記住就好!”這個問題甚至讓一些初中生懷疑物理老師的水平,老師難道也不懂嗎?其實,遇到這種與高中物理知識緊密相關的情況初中物理簡單計算題,由于初中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水平以及課程進度,物理老師沒必要給初中生詳細講解。
所以初中生,不要急著學物理知識,也不要急著去解決高深的物理問題。你這個年紀,該學的學什么就學什么就行了,至于更深層次的東西,可以等以后再學。作為物理老師,他們有自己的分寸,他們深知強行求知的危害。中學生只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到時候自然就懂了。
親愛的中學生,物理很有趣也很實用,加油,為了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