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規劃設計考慮不周,導致安全隱患
因為規劃設計人員對各種實驗室的功能要求缺少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是對一些特殊實驗室的特殊要求知之很少,因而在實驗室建設的規劃設計中對設施和武器的安全要求考慮不周,工程設計上存在漏洞,包括人與機械、作業環境之間匹配不當等,導致了安全隱患。
2.安裝防護木門,堵塞安全通道
近些年來,實驗室外貴重實驗儀器設備大量降低,為了避免這種設備被搶劫,不少實驗室普遍改裝護窗,增設全封閉的金屬門,有的甚至將單向通道過道的一頭封閉,改為雙向通道過道。一旦發生意外,因通道嚴重遇阻,逃生不暢,后果不堪構想。
3.安全設施陳舊落后
實驗室安全資金投入嚴重不足,一是消防設施配備不足,不少現有設施因陳舊而難以使用;按規定,實驗室應配置固定式滅火系統或聯通式消防用具,但因資金欠缺而未配備或配備數目不足。二是實驗室用房緊張。一些須要分開儲存的物品不能做到分開儲存,并且一些設備的安全操作距離也不夠。三是環保設施不能滿足要求。一些可能形成有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未配備通風系統,僅用排氣扇替代;一些應經過處理能夠排放的廢氣,因設施不健全而縱容自流;一些固體廢物沒有根據國家標準進行處理,作為通常垃圾外運,對社會安全導致隱患。四是缺少應急動力供應系統。一些實驗室設備在使用時不能忽然停水,否則會導致設備受損甚至報廢,但因資金缺少而未配備應急供電系統或雙支路供電系統。五是不少院校由于資金問題而沒有構建現代化的實驗室監控系統,未能有效地做好“四防”工作。
二、管理方面存在問題
1.實驗室建設無安全初審制度
在實驗室的建設工程設計或改建項目中,沒有對安全功能進行初審的程序和制度,就是有也不盡健全,因而個別工程竣工后給使用者帶來安全隱患。
2.安全管理體制不健全,安全責任不明晰
一是部份實驗室安全工作的專門組織機構和體系,未能完善對整個實驗室安全工作推行全面管理的領導體制,沒有落實法定代表人是單位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要求。二是部份單位沒有專人負責實驗室的安全工作,沒有配備專職實驗室安全員,難以層層落實管理職責,安全責任不明晰。三是職能部門缺乏專門的科室和專業技術人員,很難實現對實驗室安全進行專業管理,與系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之間缺少有效地銜接和必要技術指導。
三、安全車禍發生的誘因及其應對舉措
實驗室安全車禍發生的誘因主要為不安全環境和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環境是車禍的間接緣由物理實驗室的主要危險因素有哪些,不良管理是車禍的基本緣由,而人的不安全行為是車禍的直接誘因。大小車禍的結果都可能導致生命的傷害和財產的損失,還會影響正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因而,實驗室安全管理的中心內容就是避免人的不安全行為,去除物質環境的不安全狀態,阻斷車禍連鎖的進程而避開車禍的發生。為防止車禍的發生,應采取相應的舉措。
1.對安全環境誘因對安全環境誘因,要求實驗室設計、儀器布局、試劑放置、氣源、電源線路、電源功率、通風設置、防感染設置、下水管線、實驗室廢棄物處置、消防設施等應有合理的設計,制訂和公布恰當的實驗室安全級別。妥善保養一切通用的和個人用的安全防護用品,對其時常進行檢測是極其重要的。
2.對人的不安全誘因,除了須要規范的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操作規程,落實實驗室安全責任人,更重要的是要使所有的實驗室工作人員都應具備通常有關實驗室安全、危險以及避免車禍的知識。每一個在實驗室里工作的人都應當認識到自己對實驗室安全所負有的責任,假如發覺實驗室有任何不安全的誘因時,應立刻迅速而堅決地加以糾正。步入實驗室工作的人員,在開始一項新的實驗工作時,應事先了解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什么危險,并預備好防治舉措。
四、實驗室安全車禍的主要類型
1.起火性事故
起火性事故的發生具有普遍性,幾乎所有的實驗室都可能發生。釀成這類車禍的直接誘因是:
(1)忘掉關電源,導致設備或用家電通電時間過長,氣溫偏低,導致大火;
(2)操作不慎或使用不當,使火源接觸可燃物質,造成大火;
(3)危險物理品泄露遇火源或熱源引起爆燃火災;
(4)供電線路老化、超負荷運行,造成線路發熱,致使爆燃;
(5)亂堆煙蒂,接觸可燃物質,造成大火;
(6)燃燒反應實驗或失控物理反應引起的燃燒火焰或低溫物質如加熱過的坩堝引燃可燃物質;
(7)加熱用火如酒精燈、電爐等忘掉關,使得物料逸出或燒干引起火警等。
2.爆燃性事故
爆燃性事故多發生在具有可燃易爆物品和壓力容器的實驗室,釀成這類車禍的直接誘因是:
(1)違背操作規程,引燃可燃物品,從而引起爆燃;
(2)設備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導致可燃易爆物品泄露,遇火花而導致爆燃;
(3)在實驗時誤操作造成的燃燒熱能釋放;
(4)爆燃性物品受熱或撞擊,引起爆燃車禍;
(5)高壓高能鋼瓶裝置操作不當或不合格發生化學爆燃車禍;
(6)生產工藝、設備或系統不健全,造成危險物理品爆燃;
(7)密閉容器或空曠空間內進行物理反應,反應忽然降低壓力、泄漏等發生爆燃車禍。
3.物理污染類車禍
這類車禍主要表現在:
(1)物理廢水搜集不當造成環境及地下水污染;
(2)廢氣排放管道遇阻或失更改道,導致有毒廢氣未經處理而流出,造成環境污染;
(3)設備老化,存在缺陷和故障導致有毒物質泄露或有毒二氧化碳排放不出物理實驗室的主要危險因素有哪些,釀成中毒;
(4)盛放揮發性的物理試劑瓶,用完后忘掉蓋蓋。
4.壓力鋼瓶類車禍
這類車禍主要表現在:
(1)壓力鋼瓶遇低溫或強烈碰撞導致爆燃;
(2)可燃二氧化碳在空氣中泄露達到一定含量時遇明火發生爆燃;
(3)有毒二氧化碳泄露引起中毒和環境污染。
5.藥品類毒性車禍
這類車禍主要表現在:
(1)違背操作規程,將食物帶進有毒的實驗室,導致食物中毒;
(2)配置或使用有毒試劑時,不在通風柜中操作,導致人體、皮膚吸收,導致慢性中毒;
(3)設備設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導致有毒物質泄露或有毒二氧化碳排放不暢,釀成中毒;
(4)有毒試劑不經減毒處理排放,進而造成環境污染。
五、實驗室安全管理對策
1.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機構,明晰管理責任
實驗室因為專業不同、門類不同,須要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實驗室安全方面的管理。從上至下要完善實驗室的安全管理體系,有明晰的安全管理層次和安全職責。
2.注重安全基礎性工作,強化安全標準化建設
實驗室安全的基礎性工作是大力強化安全標準化實驗室建設。注重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1)實驗室安全運行組織管理標準化。主要是制訂以實驗室安全運行為目標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全過程的各項詳盡的、可操作的管理標準。
(2)實驗室安全條件標準化。主要是保證實驗室樓房及水、電、氣等管道設施規范,實驗室設備及各類附件完好,實驗室現場布置合理、通道暢通,實驗室安全標準齊全、醒目直觀。實驗室安全防護設施與報案裝置齊全可靠。
(3)實驗室安全操作標準化。主要針對各實驗室的單個實驗或高端儀器設備擬定操作程序和管理規范,實現標準和規范化操作。
(4)實驗室安全教育制度化。定期進行實驗室的必要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同時做好實驗室安全通報工作。
3.加強實驗室安全設施的投入,提升安全系數
對現有的實驗室在防火、防爆、防毒、防盜、防幅射、防傳染等安全設施方面加強投資力度,按照實驗室危險誘因的具體情況,更新、改造、配備必要的勞動保護設施和用具,安裝必要的實驗消防、通風、防爆設施,以及及早發覺隱患,避免車禍發生。
4.強化實驗室安全教育,進行安全培訓
安全教育是避免車禍發生的防治性工作。實驗室管理層要充分注重實驗室安全教育工作,制訂安全教育制度和常年的安全教育培訓規劃,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的投入,定期組織步入實驗室工作的班主任和對中學生進行系統安全技術知識學習的培訓,加強安全意識,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建議應開設安全教育網頁,開辟安全教育專欄,定期組織安全教育講堂,進行一些滅火、自救的演練,不斷提升有關人員的安全技術水平,熟練把握車禍應急處理方式,使每一個在實驗室工作和學習的人員都具備處置突發風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