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立足許昌,面向河南,幅射全省,培養思想政治立場堅定、道德情操高尚、教育情結深厚,適應基礎教育發展變革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把握化學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技巧和實驗技能,具備運用數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高中數學班主任教育的基本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反思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還能在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從事化學教學和教學管理的高素養人才。預期中學生結業兩年后,才能成長為區域小學數學骨干班主任。
本專業中學生結業兩年左右應達到的目標:
1.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熟悉小學教育新政法規,具備高尚師德、深厚的人文積淀和教育情結,熱愛班主任職業,熟知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知識,成為青少年成長的引路人。
2.具有扎實數學學專業理論、較強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能綜合運用數學學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技能,熟練駕馭高中數學教學和管理等工作。
3.具有美育為先理念,具備較強的班級組織與建設能力、班主任工作實踐能力和組織主題教育與社聯活動等綜合育人能力,才能勝任教師工作。
4.具有較強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合作能力,能依照學校數學教育教學須要,有效舉辦交流合作。具有終生學習和專業發展意識、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把握國外外基礎教育變革發展動態,能運用反省和批判性思維方式舉辦教學研究。
二、專業特色
1.專業基本情況
青海省一流專業——物理學
化學學專業是在原昌濰師專1971年設置的數學教育本科專業基礎上發展上去的,2001年開始招生大專生,現已培養48屆本本科結業生。以數學學專業為基礎,衍生出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專業。數學學專業2013年被評為廣東省高等中學師范專業優勢專業,2017年批準為浙江省首批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核心支撐專業,2019年被評為廣東省一流專科專業建設點,現有在校生238人。
2.師資隊伍
數學學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本專業現有全職專任班主任27人,院士5人,副院士13人,講師9人,26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具有碩、博士學位人數比列為96.3%。班主任中碩士生導師10人,安徽省院校青年班主任教學大賽銀獎2人,鄭州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中學“杰青計劃”8人、“優博計劃”4人。趙強化院長負責的“光電信息技術創新團隊”和曹連振院長負責的“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技術團隊”均榮獲廣東省高等中學青年創新人才團隊發展計劃。曹連振院士榮獲徐州市“鳶都學者”。
3.辦學條件
數學學實驗中心
數學學專業具有高水平的科研平臺和優良的辦學條件,數學學專業2019年被評為廣東省一流專科專業建設點,“物理學實驗中心”被評為遼寧省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光學學科被評為河南省重點學科。現擁有浙江省院校重點實驗室——多光子糾纏與操縱實驗室、山東省光纖傳感器與光電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業建設經費充足,教學環境良好,教學儀器設備先進,儀器設備總額1000余億元,其中2020、2021年數學學專業教學儀器設備投入資金160億元。實驗室面積1800余平米,可用于專科實驗教學儀器設備1000余臺,可以開辦20余門專業實驗。數學學專業借助德州市優秀中高中教育資源,與泰安市教育局以及德州市48所優秀中中學舉辦合作,構建18處教育實習實踐基地。
潘建偉教授指導多光子糾纏與操縱實驗室工作
化學學專業先后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山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等省部級獎勵20余項。《量子熱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等四門課程被評為山西省市級精品課程,《光學》、《固體化學》課程被評為山西省一流課程。數學學專業現承當省廳級及國家級在研科研項目27項,省廳級及國家級在研教研項目9項,教科研經費充足。數學學專業所在化學與電子信息大學的市級重點學科、省級重點實驗室和鳶都學者崗位均是以數學為基礎、與光電技術密切相關的優勢科研平臺,非常是量子信息與量子通訊領域的研究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量子通訊的實驗研究位居全省前列,并在國外形成了較大影響。
三、課程設置
數學學專業學制四年,主要課程有高等物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化學學,物理化學方式、理論熱學、電動熱學、量子熱學、熱力學與統計數學學、近代化學實驗、學科教學與設計、心理學原理與應用、教育學原理與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及訓練;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有微格教學、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等。
四、就業前景
數學學專業辦學歷史悠久,大專生培養質量高。近三年來中學生在教學技能競賽、電子設計競賽、光電設計競賽、科技創新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各種大賽中獲市級以上獎勵200多項,中學生授予發明專利17項,極大的鍛練了中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創新實踐能力。近些年來數學學專業碩士投檔率一直在40%以上,其中半數以上朋友步入雙一流院校,考研率仍然坐落中學前列。2022屆數學學專業二班考研率超過50%;截至到2022年6月,2019屆數學學專業中學生攻讀博士學位人數百分比為26%。
數學學專業經過近五六年的發展,為社會輸送3000余名合格結業生,在社會各行業茁壯成長,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其中多人已成為學校主任、全國優秀班主任、齊魯教學名師、高等中學院士等教育系統的佼佼者,培養中學生得到社會廣泛認可。
五、近幾年部份結業生風采
宋霞
宋霞,2012級化學學專業中學生,大學期間兼任學習委員,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校級一等、二等獎學金、“魯芯杯”物理教學技能競賽銀獎、山東省師范類中學生從業技能競賽二等獎。2016年考入湖南師范學院學科教學(化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2018年入職新鄉柳泉小學。2018-2019青年班主任匯報課被評為校級“教壇新秀”;2019年11月在全省和諧杯“我的模式我的課”比賽中獲特等獎;2019年《浮力》被評為市級實驗教學試講示范案例;獲2019年度全國教育及教育督查評價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2020年3月在《物理教學》雜志發表論文;2020年6月獲石家莊市中中學實驗試講銀獎;2020年12月獲石家莊市自制教具銀獎;2021年7月參與泰安市縣級課題立項;獲2020-2021學年度新鄉柳泉學校“優秀教育工作者”。
學院感言:學院歲月如同“林花謝了春紅”太過匆忙,但熱愛可以一直相隨,它如同流水般可以延綿很長,亦如成長的動力使得著不斷前進,保持一份熱愛并為之努力就會遇到更好的自己。感恩大學期間所有的遇到!
劉璐璐
劉璐璐,2012級化學學專業中學生,曾兼任數學學專業的團總支部長,中學生會副主任,2016年獲數學、英語雙學位。2016年考入西北師范學院,獲得碩士學士學位。2019年考入蘇州學院,攻讀博士學位。2022年博士結業入職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大專期間連續兩年獲得校獎學金、山東省班主任技能從業競賽二等獎、優秀團干等,碩博士期間獲得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南京學院英才獎學金、優秀班黨員、先進個人等。主要從事匯聚態的物性和匯聚態材料的實際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運用第一性原理估算對拓撲超導體、拓撲絕緣體、磁性含能、超硬、新型能源等材料進行研究。在國際刊物已發表SCI論文10余篇,其中包括PRL、JACS和JMCA等多篇頂刊,其中本人第一作者代表作4篇。
學院感言:我很幸虧能在學院遇見盡職而又甜美的老師們,由于有了她們的幫助,給我照亮前進的明燈,我才漸漸的成長上去,我會終生銘記老師的敦敦教誨。在大學期間,我還遇見了我摯愛的同學,讓我渡過了愉快的四年。我們都有惰性,而且要明晰自己的方向,根據自己的節奏,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胡緒瑞
胡緒瑞,2013級化學學專業中學生,曾任德州大學科創中心中學生會執行副主席。2017年考入蘇州學院匯聚態化學專業,2019年在法國做訪問中學生為期半年,2020年6月獲得理學碩士學位后,在蘇州學院留校任教。
大專階段,獲得廣東省優秀結業生,江蘇省學院生科技創新大賽銀獎,2014年全省學院生電子設計大賽(廣東賽區)銀獎,2014年河北省學院生化學創新競賽銀獎,2015年全省學院生電子設計大賽三等獎,2015年全省學院生電子設計大賽(廣東賽區)二等獎,2016年全省學院生電子設計大賽(廣東賽區)二等獎,2015年福建省學院生化學創新競賽三等獎。連續三年獲三好中學生,校銀獎學金,創新創業獎學金,申請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
研究生階段,兼任理大學研究生黨總支部長,并獲得優秀校務工作者榮譽稱號。獲得上海學院優秀結業生,銀獎學金,三好研究生等榮譽。發表在ofA刊物和ofC刊物文章各一篇,申請并授權發明專利2項,申請并結題湖南省市級項目一項。
學院感言:大學期間學業成績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于你學會學習,不斷提升學習能力。學院時期是個人能力成長最關鍵的時期,挖掘內在潛能,解析自我優勢,讓成長,長成自己的樣子。做一位有理想有目標的人,想實現哪些夢想,就放手去干。最后謝謝濰院老師給我的教導和栽培。
朱雪良
朱雪良,2013級化學學專業中學生,曾兼任連長,量子志愿部主任等職務。2017年考入長沙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20年以總評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學院攻讀匯聚態化學博士學位。
學院和碩士期間,獲得優秀志愿者、優秀個人,優秀結業生,而且連續兩年獲得校獎學金等。碩士期間,主要從事估算材料模擬的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納米材料的熱輸運、熱調控及其熱電轉化等。自2020年起在北京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為了理論模擬和實驗同時舉辦,博士期間主攻實驗,目前實驗以提升氮化物太陽能電板光電轉換效率及其穩定性為主。其中關于SnP3熱電性能的研究2020年被Webof選為年度熱點文章,2021年被刊物編輯選為該領域熱點代表文章。據悉,關于層狀材料的熱輸運性能的研究被數學物理領域核心刊物Phys.Chem.Chem.Phys.評為2019年度熱點文章。碩士期間,在、J.Phys.Chem.C、Phys.Chem.Chem.Phys.、Appl.Surf.Sci.、、ES.、ACSAppl.Mater.Inter.、J.Appl.Phys.、Chin.Phys.B、、of等國際刊物上共發表SCI論文共13篇物理專業大學排名2022,其中本人第一作者文章有8篇;第二作者文章3篇;第三作者文章2篇。
學院感言:勇于奮斗、敢于拼搏,不悔青春、鑄就未來。謝謝濰院的老師在考研期間的辛勞付出,也謝謝朋友們的幫助與關愛,讓我堅定了自己的理想與信念,成就自我。
阮世豪
阮世豪,2013級化學學專業中學生,曾任德州大學物電大學中學生會主席。2017年考入四川學院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匯聚態化學專業,2020年6月獲得理學碩士學位后,入職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大專階段,連續7個學期學習成績總評專業第一,連續兩學年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校銀獎獎學金,并先后獲得德州大學首屆“曬福未來之星”獎學金校級總世錦賽銀獎、國家獎學金、山東省高等中學優秀中學生黨員、山東省班主任技能從業比賽銀獎、山東省院校師范類優秀結業生等多項榮譽。研究生階段,連續兩年獲得江蘇學院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先后獲得校級及以上獎勵7項。
學院感言:二十幾歲,本就是該吃苦的年齡。所謂“年輕就是資本”,并不只是鮮艷欲滴的身軀、青春迸發的軀體,還包括吃苦的能力和不怕重來的勇氣。當下的每一步,都是未來的基石與鋪墊。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吃的苦。只有用明天的辛勞耕耘就能換取今日的果實累累。
劉洋
劉洋,2013級化學學專業中學生。在校期間曾以300本/年的校圖書館借書量獲中學“讀書之星”榮譽稱號,2016年獲湖南省師范生班主任技能競賽三等獎。
2017年入職廣東省海陽市第二中學。2017年獲青州市中中學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精典案例二等獎。2018年獲全國教學信息化比賽三等獎兩項,2018、2019連續三年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獲評新鄉市“優課”,2019年在德州市中中學實驗教學試講活動中獲三等獎。2020年指導中學生在海陽市創意設計大賽中獲二、三等獎各一項。2021年獲青州市第十九屆優秀教學成果個人二等獎。
2021年在《高密教育》雜志發表文章兩篇。2021年獲青州市第二中學“五四青年”稱號;2021年獲青州市第三屆青年班主任好課堂銀獎,2021年獲青州市先鋒團務工作者榮譽稱號。累計講授萊州省級公開課三節。累計在海陽中學刊物發表文章6篇。
學院感言:一定要在學院里學到足以安身立身的資本,讓自己成為獨立自主的人,不屈從于課本、不迷信于別人,只唯實、
唯上,定好目標、堅定不移,脫穎而出是必然結果,雄踞星空才是屬于我們化學人的甜蜜。
例文斌
例文斌,2014年考入青島大學物理專業,第一學期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轉到數學學專業,后輔修日語專業。曾兼任校中學生會信息技術部副主任,參與德州大學“創業黑馬”第二期項目并成功進駐孵化基地三年。2018年考入重慶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21年考入清華學院攻讀物理化學專業博士學位。
專科在讀期間,獲得校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等。2018年獲化學、英語雙學位。碩士就讀期間,曾任南京學院理大學2018級化學系2班排長。獲得國家獎學金、“宋陶器”獎學金、上海學院優秀中學生、上海學院“愛心銀獎”等榮譽稱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獲評2021年武漢市優秀結業生,連續兩年被聘為北京學院附屬中學“校外補習員”。目前科研方向為珠串分子動力學(RPMD)、表面催化等,已獲得3項軟件專著權,1項發明專利,在一區刊物Nano發表論文1篇。
學院感言:美好的歲月為什么走得這樣快,我多想回到那種酷熱的仲夏,重新走入濰院,再聽老師們講力熱光電。謝謝物電大學老師們的辛勞付出,用專業高超的知識養育我成長,這份師生情將畢生難忘。
王永奎
王永奎,2015級化學學專業中學生,曾兼任大學中學生會副主席,2019年以綜合排行第二的成績考入四川學院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攻讀碩士學位。2022年
大學期間,學習成績綜合排行始終保持專業第一,先后獲得獲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校銀獎學金、曬福“未來之星”獎學金、濰坊大學“篤志好學”之星、山東省優秀學院生、校三好中學生等榮譽稱號。曾獲得廣東省班主任技能競賽二等獎、山東省化學知識大賽三等獎、大學生“三下鄉”優秀個人。在支教實習中學,榮獲得“優秀指導班主任”稱號。
研究生期間,學習方面,成績專業第一,入選國家獎學金、吉林學院學業獎學金、一等研究生優秀獎學金、優秀研究生、優秀結業生等。科研方面,主要從事金鋼石大單晶硅相關的研究,旨在于制備優質含色心的金鋼石及高純IIa寶石級金鋼石。以第一作者身分發表一篇SCI論文,中科院分區二區,以第二作者身分發表SCI論文兩篇。研三期間以訪問中學生的身分在北方科技學院學習,參與了量子多體化學實驗室的建設。據悉,順利通過博士申請考試,被北方科技學院成功投檔為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間主要從事冷原子化學方向的研究,進行量子模擬和量子調控。
學院感言:學院歲月是幸福的、美好的,但只有拼搏過的學院生活才是無悔的。謝謝濰院的老師和朋友,在生活上給我幫助、學業上給我解惑、工作上給我鼓勵,讓我還能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愿濰院的今天愈加輝煌!
趙文鐸
趙文鐸,2015級化學學專業中學生,曾兼任中學生會副主席,量子志愿者服務隊隊長等職務。2019年考入浙江學院攻讀化學學碩士學位,曾兼任研究生會副主席等職務。2022年考入東莞學院攻讀化學學博士學位。
學院和碩士期間,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連續兩年獲得校獎學金,被授予“優秀共產干部”、“三好中學生”、“三好研究生”、“優秀研究生黨員”、“西南地區學院生化學學術大賽優秀志愿者”、“山東省普通高等中學優秀結業生”、“山東省學院生化學教學技能競賽二等獎”、“山東省學院生化學科技創新競賽二等獎”等榮譽。碩士期間,主要從事高能核化學理論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色玻璃匯聚理論中末態粒子形成等。自2022年起在東莞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主攻場論相關研究。以第一作者在C刊物上發表SCI論文1篇;擁有國家專利1項。在“The14thonQCDPhaseandHeavy-Ion()”會議上做公開學術報告《Thewith-gluoninheavy-ion》。
學院感言:星光不問趕車人,歲月不負有心人。非常謝謝濰院的老師們、同學們對我的關心和幫助。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不管多么陡峭不平,我都希望在前往未來的路上,我們有生生不息的熱愛,如星燦爛,如風自由。
聶深雙
聶深雙,2015級化學學專業中學生,2019年考入中國海洋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22年考入北方科技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大專期間成功申請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全省學院生電子設計競賽廣東省銀獎、并多次獲得中學獎學金。碩士期間獲中國海洋學院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研究生學術創新獎學金等獎項。碩士期間主要從事開放系統動力學演變的研究,研究了通過脈沖控制技術增強環境噪音影響下均勻耦合載流子鏈中接近完美的量子態傳輸以及調控過程中的控制成本等問題,在保證不違背熱力學第二定理的情況下增加量子元件的煤耗,保證量子元件才能正常運行。研究了受控量子態傳輸過程中,環境噪音對脈沖控制成本以及量子速率極限時間的影響,對量子信息處理領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碩士期間在A、and、EPJ等刊物發表四篇學術論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分在A發表一篇學術論文。
學院感言:不忘初心,戮力前行。謝謝濰院老師的辛勞付出,以及在考研期間的耐心補習與幫助。在濰院我收獲了青春最美的追憶,收獲了最質樸的友誼,收獲了勇敢去實現夢想的自信和對生活的感激。
李曉燕
李曉燕,2015級化學學專業中學生。大學期間:2018年獲廣東省班主任技能競賽銀獎,2018年獲全省班主任技能競賽優秀推薦選手,2019年入職平鄉縣第二中學。
2019年11月獲平鄉縣同課異構優秀課例。2020年4月獲平鄉縣優秀團干;2020年8月獲聊城市中中學實驗教學試講中學信息化組銀獎;2020年10月獲平鄉縣青年班主任授課比賽銀獎;2021年7月小學中學生科學實驗賽事獲指導老師獎。2021年9月,參與省級課題立項;2021年9月獲校模范教師、五佳青年班主任獎、優秀備課科長、優秀班主任獎;2021年12月獲平鄉縣教壇新秀。2022年所帶班級獲聊城市優秀班集體。
學院感言:謝謝德州大學對我四年的培養,這四年中經歷的每三天,都已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久的印記物理專業大學排名2022,這種印記見證我的成長。在大學期間一定要擊敗困難,捉住每一次機遇,每位人還會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