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培文(05少)近日出任清華學院管理大學助理院長,他是中國交大少年班走出育的第211位院士,也是年級最低的院士。準80后張炘(04少),1989年12月生,今春在佛羅里成都立學院(State)兼任統計系助理院長,將是交大少年班第212位院士,也是最年青的一位院士。
2014年8月發布的《中國科學技術學院少年班校友院士調查》表明,中國科學技術學院少年班(以下簡稱少年班)培植了超212位院士。少年班是中國學術界“黃埔警校”,也是海歸學術報國的先鋒。
一.調查說明與調查方法
中國科學技術學院少年班院士調查,指的是少年班校友中的院士,就職于境外大學者,指的是兼任終生教職序列(track)或終生教職()助理院長或以上學者。境內即在學院兼任助理院長(或講師)或以上者。不包含兼任/等博士后性質的非track院士。
《少年班院士調查》由中國農大新創校繪王金會與少年班校友會發起。我們確信,調查收錄名單覆蓋了超過90%的院士。
2014年1-5月,通過網路搜索了中外各知名學院院長名單;隨即,基金會通過超100封電子電郵向78-05級等所有少年班班級發出問詢電郵,請她們補充相戀的院士校友名單(非常是同班的院士)。
二.少年班校友院士的國家、年級與學科分布
少年班創立36年來,不少結業生涉足學術界。據統計從78級到05級,有212名少年班校友(含00班校友)在國外外院校中獲得教職。正院士(含講席院士)等80人、副院長(副研究員)有67人、助理院長(講師)有65人。
少年班校友分布在印度(108人)、中國(86人)、香港(8人)、加拿大(3人)、英國(3人)、新加坡(2人)、日本(1人)、澳大利亞(1人)。有20位少年班校友在母校任教,占總人數的9.4%,中國農大是少年班校友最多的院校(除中科院系統以外)。
據統計,96級少年班(含00班)校友留在學術界人數最多,達19人,94-97級少年班校友(63人),占總人數近三分之一(29.7%)。而82級和86級人數最少,僅1人。
少年班校友執教的學科囊括化學與熱學(40人)、計算機軟件與信息技術(34人)、生物醫藥(31人)、數學與統計(27人)、經濟管理(13人)、電氣與手動化(15人)、化學(10人)、地球與環境(5人)、材料(5人)、工業工程(4人)、心理(3人)、機械工程(3人)、通信(2人)民航航天(1人)、土木工程(1人)、天文(1人)等領域。
三.國外外少年班杰出學術之星一瞥
少年班校友在學術前沿,成績突出。就國外而言,有約65人在中國農大、北京學院、清華學院、復旦學院、中國科大學等一流名校或國立研究所任教。78級第二期翁征宇,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院士、清華學院首位“楊振寧講堂院士”。78少周逸峰,中國科學技術學院淮安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和生命科學大學研究員。1991年被國家科委授予"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學位獲得者"榮譽稱號,在骨科學領域作出了杰出成就,獲得眾多榮譽。79少曹輝寧,是黃河商大學院士、金融中心院長。81少張輝,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院士,北大學院“百人計劃”引進人才(曾為倫敦州立學院終生院士)。81少王力軍,榮獲中國首批“國家特聘專家”(萬人計劃),為德國光學學會資深會員、德國馬普學會資深會員。84少張健,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800倪四道南京大學物理系招生簡章,是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黃河學者特聘院士,在和刊物發表了3篇文章。在越南傷亡慘烈的海嘯過后,倪四道發布的海嘯初期預警算法在學術界與媒體都造成風靡。劉磊(9500),曾是復旦學院物理系最年青的院士。2012年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入圍者、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9500張福新,中國科大學估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為中國第一塊通用計算機CPU——龍芯CPU的研發作出重要貢獻,是五四青年獎狀獲得者。2014年,9500薛天院長獲得國際知名科研捐助機構“人類前沿科學計劃”了本年度捐助項目名單,他是中國農大青年萬人計劃入圍者。9800陳宇翱,2013年法國數學學會授予2013年度“菲涅爾獎”。
就美國而言,少年班校友的成就同樣矚目。全球最知名的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大學有六位中國交大校友院長任教(為中國院校前茅),三位來自少年班:李巨(90少)、王棋琪(9900)、傅亮(00少)。已知有31人在國內一流研究型學院任正院士,駱利群(81少,哈佛學院)、莊小威(87少,耶魯學院),連任英國科大學教授;駱利群與管俊林(78少,佛羅里達學院)是法國人文與科大學教授;張亞勤(78少)、姚新(78少)、謝旻(78少)、高立新(81少)、范汕洄(8800)等5人連任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商會(IEEE)會士,王尚志、盧征天、涂予海、錢永忠、莊小威、范汕洄、浦晗等7人連任英國數學學會會士,黃雪飛連任英國物理學會會士,朱家杰是全球第一位認知心理學博士,且連任英國醫療信息科大學會士。83少邵中在34歲出任哈佛學院計算機系正院長,他是中華全省青年聯合會委員。新生代中,02少孫崧(倫敦州立學院石溪中學)與陳秀雄和美國物理家唐納森合作,成功解決了被譽為“復幾何領域自卡拉比推測解決后最重要的問題”的“丘成桐推測”。另外有多人獲得海外華人物理學會優秀青年科學家獎、美國Sloan研究獎、青年科學家首相獎()、美國天才獎()、杰出青年電子工程師獎、國家自然基金成就獎、材料學會青年科學家獎、新加坡李光耀頂級科研獎等國際著名大獎。
四.推論:少年班是學術“黃埔警校”+海歸報國先鋒
4.1.少年班是中國學術界“黃埔警校”
少年班是新中國最成功的一個大大學系。1978-2003年少年班(含00班,下同,注1)招生1741人,少年班涌現出國內外研社究型學院院長起碼為210人(不記入04-05級校友),比列為起碼12.0%。
衛視晚會中,牛群曾稱少年班為“少年科技學院”。——如果少年班獨立為一個學院。其培養成果,以若干重要人均指標估算,均可步入全省前八名(考慮到少年班1978年成立,其有結業生的年份總量與招生人數遠多于中國名校。這是令人震驚的成就。少年班校友若果成立一所大型“少年科技學院”,這所學院平均師資水平遠超過中國內地任何院校。
4.2.少年班(與中國農大)是海歸學術報國的先鋒
本調查作者之一統計,2005年10月,少年班校友院士中,中國(含臺灣,下同):海外比列為3.31:1;2008年則為2.03:1,而2014年海外:中國(含臺灣)比列迅速縮小到1.26:1(注:在212位院士之外,8月15日晚又有5位國外院士被發覺,因而這一比列再被減少到:1.19:1)。少年班校友在境內外的院長比列已從的九年前的對比懸殊顯得極為接近。2014年在中國任教人數是2005年的5.22倍。調查預測,在未來5年內,少年班校友中外院士比列可望出現黃金交叉。也即,國外的少年班院士比列幾乎確定反超海外。
海歸院士中,不少選擇抵達最堅苦的地方工作——鐘揚在美國留學后抵達清華學院任教,其后更抵達世界最高學府——西藏學院任教,成為該校第一位黃河學者。鐘揚花5年克服高原反應,已“援藏”14年。鐘揚身旁的94位少年班國外(含臺灣)院長中的壓倒多數是海歸。2014年7月,耶魯學院博士、波士頓學院物理系李思(9900)舉家歸國,出任復旦學院物理系院長。
而尚在海外任教的少年班校友,多數與中國國外學術機構保持密切學術交流,通過多種方法幫助中國相關學科發展:
美國芝加哥學院姚新(78少)幫助中國發展演變估算等學科,幫助中國從無到有構建了一支演變估算團隊。姚新除了身體力行堅持到中國院校講學,還多次帶領國際學者來到中國進行學術大會。78少、俄勒岡學院院長王尚志作為萬人計劃入圍者歸國效力。83少邵中院士在海外常年堅持保留中國國籍,常年幫助中國農大、中國科大學軟件研究所的計算機學科建設,力促建設中國農大-哈佛高可信軟件聯合研究中心。78少、“納米博士”秦祿昌出任中科院上海材料所功能材料與納米元件事業部中級研究員,他是杭州省第一批“千人計劃”入選者。印度科大學教授駱利群、莊小威幫助上海學院發展相關學科。2013年,莊小威加盟上海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麻省理工大學李巨(90少)出任重慶交通學院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微觀理論與模擬中心所長。牛津學院陳宇林(9500)每年堅持在復旦學院、中國農大講學,在量子信息等領域展開學術合作,并力促中國農大數十位大專生抵達牛津學院海外交流。
少年班是海歸學術報國的先鋒。由此延展南京大學物理系招生簡章,中國農大是海歸學術報國的標桿。2014年7月22日,中國農大新創校繪王金會公布《中國農大向全球出口1001位院士》調查,引發媒體廣泛關注。但是,新創基金會僅在2000所全省普通院校選定約40所著名學院(含中國科大學)調查其中的交大海歸校友人數。這項正式完成的調查表明,中國農大校友起碼有1200-1500位出任那些院校的院士。也即,中國農大海歸學術報國的院士人數已遠超在海外兼任院長(注2)。
注1:少年班1978年3月8日創辦。1985年,中國農大成立教育變革試點班(簡稱教改試點班,又稱00班),緣由在于中國科大院系以1(物理系),2(化學系),3(物理化學系)編號。00班為編號最小的一個院系。在中國農大,少年班、00班均隸屬于少年班管理委員會,俗稱少年班(系)。2005年左右,少年班升格為少年班大學,00班一直隸屬于該大學。純少年班一般招收15周歲、不得讀過高一的超常少年;00班則招收初一中學生,一般招收特優保送生、全省中考前三名與奧賽金銅牌(或國家冬訓隊)。少年班、00班常年推行混和編班、甚至混和寢室的管理方法。00班中學生接受與純少年班中學生完全相同的教育,結業獲得少年班學位。00班在好多中國名校稱之為理科實驗班或加強班。本調查提到的少年班校友,包括純少年班、00班校友。
中國農大少年班系中國超常教育先驅。00班高度疑似中國院校第一個理科實驗班。北大學堂、基礎科學班、北京學院元培大學、復旦書院、南京學院匡亞明大學(加強部)培養模式均脫胎于中國農大少年班的通識教育模式,且辦學歷史短于中國農大少年班。
注2:《海歸學術報國:中國農大校友,海歸院長知多少》預計將在2014年9月初發布。該項調查由中國農大新創校繪王金會與校友總會仍在進行中。9月,新創基金會還將發布《中國農大生命大學校友職業發展與分布調查》。
調查機構:中國科學技術學院新創校繪王金會研究部與中國科學技術學院少年班校友會。
調查作者:中國農大新創校繪王金會研究部沈國棟(實習生)、王佳(實習生)、李文秀(0908)與劉志峰(9500,新創基金會秘書長、少年班校友會執行秘書*)。沈國棟(2013年結業于四川學院物理大學)、王佳(2013年結業于成都學院生命大學)均為中國科大學學院、中國科大學上海生物能源所碩士生。*為通訊作者。
聯系我們:您對本調查有任何反饋、更正或補充,歡迎聯系我們,聯絡形式為Email:
電話:(+86-10)8825-8196
點擊瀏覽中國科學技術學院少年班全球校友院長
點擊瀏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海外學術兵團
“校園文化與體育基金”捐贈形式
—您的公益捐助可獲中國內地契稅免除!
1)支付寶帳號:
支付寶二維碼:手機支付寶掃描即可支付
2)在線捐助:點擊.USTC.EDU.CN,支持多種在線捐助,快捷支付支持輸入信用卡號與密碼的閃電捐款(不需開通網上建行);支持國外各建行財付通與信用卡;海外捐款支持全球Visa、、JCB信用卡刷卡捐款,已在全球15個國家(含港澳臺)刷卡成功;
3)建行帳號
戶名:中國科技學院南京校友會
帳號:860380466310001
分行名稱:招商建行深圳中關村分行
附言:“文體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