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從數學教學過程中兩個學科的角度出發,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中學生視角、班主任視角、建議
1. 序言
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以實驗為基礎,理論聯系實際,應用于實踐。 它長期以來一直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中心學科之一。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我們可以看到新課程標準,即:“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具備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愿意參加與科學技術相關的社會活動”。 ,并愿意參與與科技相關的社會活動,面對越來越多的圖片、越來越少的文字、越來越多的探索性事物、越來越少的現成答案、教材等新課程的基礎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從中學生和班主任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2.從中學生的角度來看
高中數學的學習是中學生進入數學知識寶庫的入口和啟蒙,是培養他們學習數學、培養初步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關鍵。問題。 對化學的興趣是我們學習最好的老師。 從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其學業成績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
為此,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筆者認為調動中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思維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中生求知欲望強烈,性格開朗、好動、好勝,有較強的創新潛力,好學好問,對各種新事物充滿幻想。 教學實踐和心理學研究也表明,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但分析判斷能力尚不成熟,自主性不強。 給予正確、及時的指導。 在他們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我們完全放手或者禁錮太多都是不現實的,既達不到教學目標,也會對后續課程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筆者認為,要激發和鞏固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抓住中學生的好奇心,以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為出發點,提出與中學生相對應的疑點。教科書上的理論。 其次初中物理課本的質量,要密切關注中學生的競爭心理,實驗結合、分組進行,鼓勵結果多樣化,但理論一定要講清楚。 最后讓中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去觀察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并讓他們講解,班主任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測試一下,解答疑惑。
3、從班主任的角度來看
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 從表2可以看出,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策略對教學質量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班主任要想改變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中學生有效學習,達到數學教學的最佳質量,就必須充分合理地運用教學策略。
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教學策略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教學、測試和反思。 筆者有以下建議:
首先,在教學階段,新課程理念認為應從中學生有效學習活動的角度來備課。 一堂課有多少個活動,有多少個思維高潮,如何安排,用什么方法構建知識技能,如何與中學生互動,如何動態生成知識,如何提升能力等等。等等初中物理課本的質量,這些應該是班主任關注的問題。 而且,班主任要善于積累日常生活中的第一手材料,結合日常現象,及時提出中學生感興趣的化學現象問題。
其次,在實驗階段,班主任要把實驗變成生活,結合日常生活中的話題才會讓中學生更感興趣。 同時,要對中學生給予充分的鼓勵和引導,結合中學生的實驗演繹,抓住機遇,進行啟發式教育。
最后,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課堂和考試的各個方面反思不理想的地方,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更好的自我提升基礎。
4。結論
筆者從中學生和班主任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關于提高中學數學教學質量的建議,希望對提高中學數學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筆記:
①②這項調查是匿名的,只關注從數學學科中得出的推論。
參考:
[1] 丁超鵬. 教材結構分析與內容質量評價。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8):61-64。
[2] 張大軍. 教育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第2版。
[3] 鐘其全等. 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個中學生的發展——解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彭菊存,彭小星。 化學實驗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系統構想[J]. 武漢大學學報,2005,25,(3):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