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中,電功率用來表示消耗電能的速度。 那么電力知識你知道多少呢? 以下是學習小編整理的關于電力的基礎知識內容,供大家參考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電力基礎知識
作為表示電壓工作快慢的數學量,家用電器的功率在數值上等于它在一秒鐘內消耗的電能。 如果電能“W”(SI單位為J)在“t”(SI單位為s)這么長的時間內消耗掉,那么這個家用電器的電功率就是P=W/t(定義)電功率等于兩根導體的端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的乘積。
(P=U·I)。 對于純內阻電路,也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R來估算電功率。
每個家電都有一個正常的工作電流值稱為額定電流,家電在額定電流下正常工作的功率稱為額定功率,家電在實際電流下工作的功率稱為實際功率。
1 瓦 (1W) = 1 焦耳/秒 (1J/s) = 1 伏安 (VA)
①W—電能—焦耳(J)②1kw·h=3.6×10^6J
t—時間—秒(s) t=1小時(h)=3600秒(s)
P——家用電器的功率——瓦特(W) P=1kw=1000w
P=W/t
(兩套單位,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單位進行估算)
W——能量表示符號。
W——瓦特,功率單位電功率(簡稱功率)的數學意義是電路器件或設備在單位時間內吸收或放出的電能。 任意兩端電流為U、通過電壓為I的雙端器件(可擴展為通常的雙端網絡)的功率為P=UI。 功率的國際單位是瓦特(W),常用單位是兆瓦(mW)、千瓦(kW),它們與W的換算關系是:1mW=;1kW=1000W
吸收或發射:電路的最終目的是電源向負載傳輸一定量的電能,負載將電能按一定方式轉換為工作所需的能量。 即電路中有發射電能的元件(供能器件)和吸收電能的元件(耗能器件)。 習慣上用電設備吸收的功率記為負數,供能設備發出的功率記為正數,而儲能設備(如理想電容、感性器件)既不吸收電能也不發射功率,即它們的功率P=0。 一般來說,功率P也稱為有功功率或平均功率。
電力基礎 - 實際電路的特性
⑴串聯電路
P(電功率)U(電流)I(電壓)W(電功率)R(內阻)t(時間)
The is equal I1=I2=I total(電壓處處相等且等于總電壓)
總電流等于家用電器兩端電流之和=U1+U2(總電流等于各部分電流之和)
總內阻等于內阻總和=R1+R2
U1分壓原理:U2=R1:R2=P1:P2
總電功率等于所有電功率W total=W1+W2之和
W1:W2=R1:R2=U1:U2=P1:P2=Q1:Q2
總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1+P2或U^2/R1+R2
電壓與電功率、電流的關系:I=P/U
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之比等于額定電流與實際電流的平方Pe/Ps=(Ue/Us)
⑵并聯電路
總電壓等于各通道電壓之和=I1+I2
電流處處相等 U1=U2=U 總計
總內阻等于各內阻的乘積:各內阻之和=(R1*R2)/(R1+R2)1/R=1/R1+1/R2
總電功率等于所有電功率W total=W1+W2之和
分流原理 I1:I2=R2:R1=W1:W2=P1:P2
總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1+P2或U^2/
并聯電路比
I1:I2=P1:P2=R2:R1
電壓計算方法:I=P/U
(3) 同一家用電器的電力
W1:W2=R2:R1=I1:I2=P1:P2=Q1:Q2
注:^代表功率
電流相同時,串聯越多,總功率越小,并聯越多,總功率越大
推論:①當電路中只有一個內阻時,總功率為=U^2/R
②當電路中有兩個并聯或串聯的內阻時電功率的單位換算電功率的單位換算,設內阻相等,則兩個電路的總功率為
并聯時,總P=U^2(R1+R2)/R1*R2
串聯時,P總=U^2/R總(串聯R總=各內阻電阻之和)
③電路中電壓相同時,
由于R1+R2(串聯總內阻)>R(單顆內阻)>總R(并聯總內阻)
所以P and > P單內阻 > P串 這時候又有一個推論。 如果電流相同,串聯時功率小的燈泡會亮,并聯時功率大的燈泡會亮。
看過《電力基礎知識》的用戶還喜歡看:
一、安全用電基礎知識
2.思維導圖系統具體學習技巧
三、八年級數學備考方案
4.高中數學期末備考計劃模板2份
5.九年級數學備考計劃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