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第一步
1 放置:顯微鏡應放置在機身前方左側,鏡筒放置在前臂后面。
2.照明:使用低倍率鏡頭和較大光圈(提高快門); 觀察目鏡的同時調整反光鏡,使視野更明亮。
3、放置載玻片:觀察物體應面向物鏡孔。 調整焦距之前夾緊幻燈片。
4、調焦:首先用低倍鏡尋找物像。 先降低鏡筒,然后再升高。 下降鏡筒時,檢查膠片是否被側面壓住。 抬起鏡筒時,尋找面向目鏡的物像。 將物像移至視場中心,換用高倍鏡觀察,僅調節微調焦螺絲即可使物像清晰。
5觀察:睜開雙眼,用左眼觀察,用右眼繪畫。
防范措施:
1、必須熟練掌握并嚴格執行使用程序。
2. 取放顯微鏡時,務必一手握住鏡臂,另一只手握住底座。 顯微鏡不能傾斜,以防止目鏡從鏡筒上端滑落。 操作顯微鏡時要小心。
顯微鏡的類型第 2 部分
顯微鏡根據顯微原理分類偏光顯微鏡組成,可分為偏光顯微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和數碼顯微鏡。
偏光顯微鏡
偏光顯微鏡( )是一種用于研究所謂透明和不透明各向異性材料的顯微鏡。 它在地質學和其他理工科專業中有重要的應用。 任何具有雙折射的物質都可以在偏光顯微鏡下清晰地區分。 當然,這些物質也可以通過染色來觀察,但有些不能使用,必須使用偏光顯微鏡。 反射偏光顯微鏡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研究和鑒定雙折射物質的必備儀器。 用戶可以使用它進行單偏振觀察、正交偏振觀察、錐光觀察。
光學顯微鏡
通常由光學部分、照明部分和機械部分組成。 毫無疑問,光學部分是最關鍵的,它由目鏡和物鏡組成。 早在1590年,荷蘭和意大利的眼鏡制造商就制造出了類似于顯微鏡的放大儀器。 光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包括明視野顯微鏡(普通光學顯微鏡)、暗視野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激光掃描共焦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微分干涉顯微鏡、倒置顯微鏡等。
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具有與光學顯微鏡相似的基本結構特征,但它對物體的放大和分辨能力比光學顯微鏡高得多。 它利用電子流作為新光源對物體進行成像。 自1938年Ruska發明第一臺透射電子顯微鏡以來,除了透射電子顯微鏡本身的性能不斷提高外,各種其他類型的電子顯微鏡也得到了發展。 如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電子顯微鏡、超高壓電子顯微鏡等。結合各種電子顯微鏡樣品制備技術,可以對樣品的多面結構或結構功能關系進行深入研究。 顯微鏡用于觀察微小物體的圖像。 常用于生物學、醫學和微小顆粒的觀察。 電子顯微鏡最多可將物體放大 200 萬倍。
臺式顯微鏡主要指傳統顯微鏡,純光學放大。 它們具有高放大倍率和良好的成像質量。 但它們一般體型較大,移動不便。 它們多用于實驗室,不方便外出或進行現場檢查。
便攜式顯微鏡
便攜式顯微鏡主要是近年來開發的數碼顯微鏡和視頻顯微鏡系列的延伸。 與傳統的光學放大不同,手持式顯微鏡都是數字放大鏡。 它們普遍追求便攜、體積小、精致、便于攜帶。 有些手持式顯微鏡自帶屏幕,可以脫離電腦主機獨立成像。 它們易于操作并且還可以集成。 一些數碼功能,比如支持拍照、錄像,或者圖像比較、測量等功能。
數碼液晶顯微鏡首先由博宇公司研發生產。 該顯微鏡保留了光學顯微鏡的清晰度,并結合了數碼顯微鏡的強大擴展性、視頻顯微鏡的直觀顯示以及便攜式顯微鏡的簡單便捷。
如何使用顯微鏡,步驟 3
1. 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支撐鏡座。
2、將顯微鏡放置在實驗臺上,稍微偏左(顯微鏡放置在距實驗臺邊緣約7厘米處)。 安裝目鏡和物鏡。
3. 旋轉轉換器偏光顯微鏡組成,使低倍物鏡與通光孔徑對準(物鏡前端應與載物臺保持 2 cm 距離)。
4. 將更大的光圈對準光孔。 保持左眼注視目鏡(睜開右眼同時繪畫)。 旋轉反射鏡,使光線通過光孔反射到鏡筒內。 通過目鏡,您可以看到明亮的白色視野。
5、將待觀察的載玻片標本(也可用一張印有“6”的薄紙制成)置于載物臺上,用壓夾壓緊。 樣品應面向光孔的中心。
6、轉動粗調焦螺絲,緩慢降低鏡筒,直至物鏡接近玻璃標本(注視物鏡,防止物鏡接觸玻璃標本)。
7、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反方向轉動粗調焦螺絲,慢慢升起鏡筒,直至能看清物像。 然后稍微轉動微調焦螺釘,使您看到的物體圖像更加清晰。
防范措施:
實驗結束后,將顯微鏡表面擦拭干凈。 轉動轉接鏡,將兩個物鏡向兩側傾斜,慢慢將鏡筒降至最低位置。 最后將顯微鏡放入鏡盒并放回原處。
使用顯微鏡的注意事項第4部分
1、顯微鏡是一種精密儀器。 使用時必須遵循操作程序,小心、耐心。 操作時切勿操之過急或動作過于猛烈,以免因操作失誤而損壞部件。
2、請勿用手觸摸光學玻璃部分,避免劇烈碰撞損壞器件。
3.使用前清潔鏡體和鏡片。 觀察時一定要加蓋玻片。 同時不要讓滑梯上的水流到舞臺上。 請勿讓酸、堿等化學物質接觸顯微鏡。 請勿讓顯微鏡與顯微鏡接觸。 暴露在陽光下。
4、使用微型螺桿時,如不能繼續同方向旋轉并達到極限,則不能猛烈轉動。 應反方向轉回,轉動粗調焦螺釘,然后用微調螺釘進行微調。
5、使用過程中不要自行拆裝,更不要隨意拆卸鏡頭,不同顯微鏡之間不要隨意調換目鏡或物鏡。
6. 如果目鏡和物鏡臟了,請用鏡頭清潔紙沿直線擦拭。 請勿用手指、手帕或棉布擦拭。 如果目鏡或物鏡沾有油污,先用擦鏡紙蘸少許二甲苯(或無水乙醇和乙醚1:1)擦拭干凈,然后再用干凈的擦鏡紙擦拭一遍。
7、觀察時若視野內出現外界景物的倒影,可慢慢降低聚光鏡,直至景物的倒影消失,或用凹面反光鏡代替。
8、觀察時,坐直,睜大眼睛。 您可以旋轉眼睛以減輕疲勞。 如果需要繪圖,一般用左眼觀察標本,右眼看圖,這樣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9. 使用顯微鏡后,用鏡頭紙清潔鏡頭,將所有部件轉回原位,并將低倍物鏡轉到中心,或將兩個物鏡跨過通孔兩側,然后然后降低鏡筒,使物鏡幾乎接觸載物臺。 用絲綢或紗布蓋住它,然后將顯微鏡放回盒子中。
光學顯微鏡的維護第5部分
(1)必須熟練掌握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2) 取放顯微鏡時,務必一手握住彎臂,另一只手支撐底座。 顯微鏡不能傾斜,以防止目鏡從鏡筒上端滑落。 操作顯微鏡時要小心。
(3)觀察時,不要隨意移動顯微鏡的位置。
(4)顯微鏡的光學部分只能用專用的鏡頭清潔紙擦拭。 請勿亂用其他物體擦拭,也不要用手指觸摸鏡片,以免汗水弄臟鏡片。
(5)保持顯微鏡干燥、清潔,避免受到灰塵、水和化學試劑的污染。
(6) 更換物鏡時,請勿移動物鏡,僅旋轉轉換器。
(7)不要隨意轉動調焦手輪。 使用微焦旋鈕時,用力輕柔,緩慢旋轉。 當它不能轉動時,不要用力轉動。
(8)嚴禁任意拆卸顯微鏡上的零件,嚴禁任意拆卸物鏡,以免損壞轉接螺絲,或松動螺絲,造成低、高倍物鏡損壞。不可對焦。
(9)使用高倍物鏡時,請勿使用粗調焦手輪調節焦距,以免移動過大,損壞物鏡和載玻片。
(10) 使用后歸還前,必須檢查物鏡上是否有水或試劑。 如果有,請將其擦拭干凈,并將舞臺擦拭干凈。 然后把顯微鏡放進盒子里,注意盒子的鎖。
擴展內容:如何使用顯微鏡的第6步
1、取放顯微鏡時,先從鏡盒中取出。 必須一手握住鏡臂,另一只手握住鏡座,以保持鏡體直立。 請勿用一只手傾斜地搬運,以免目鏡掉落。 小心搬運時,請將眼鏡臂朝向您,并與桌子邊緣保持 5-10 厘米的距離。 要求桌子平衡,桌面干凈,避免陽光直射。
2、打開光源,打開電源開關。
3. 放置載玻片標本。 將待在顯微鏡下檢查的載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使材料面向光孔中心。 然后用彈簧夾夾住載玻片兩端,防止載玻片標本移動。 如果是載玻片移動器,則將載玻片標本插入載玻片移動器中,然后調節載玻片移動器,將材料移至光孔中心。
4、低倍物鏡觀察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應首先使用低倍物鏡尋找物像。 由于低倍物鏡的觀察范圍較大,更容易找到物像,更容易找到需要詳細觀察的部分。
方法如下:
(1)轉動粗調螺絲,從側面用肉眼觀察,降低鏡筒,直至低倍物鏡距離標本約0.5厘米。
(2)用左眼通過目鏡觀察,自然睜開右眼,用手慢慢轉動粗調螺絲,使鏡筒逐漸升起,直至視野內物像清晰為止。 之后,使用微調螺釘稍微調整焦距以獲得最清晰的圖像。
(3)用手輕輕地前后左右移動載玻片或調節載玻片移動器,找到需要觀察的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視野中的物體圖像是倒像,幻燈片應向相反方向移動。
如何使用顯微鏡,步驟 7
1、實驗時,顯微鏡應放置在桌子上。 鏡頭底座距桌子邊緣約6~7厘米,并打開底部光源開關。
2. 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率鏡頭面向載物臺上的光孔。 然后用雙眼注視目鏡,調節光源強度,升起聚光鏡,將虹彩光圈調節到最大,將光線反射到鏡中。 這時,視野就會變亮。
3、將待觀察的膠片放置在載物臺上,使待觀察的部分位于光孔的中心。
4. 先用低倍觀察(物鏡10×,目鏡10×)。 觀察前,先轉動粗調焦螺桿,升起載物臺,使物鏡逐漸靠近切片。 注意不要讓物鏡接觸玻璃,以免物鏡壓碎玻璃。 并轉動粗調焦螺絲,緩慢降低載物臺,很快就可以看到載玻片中材料的放大圖像。
5、如果視野中看到的物體圖像不符合實驗要求(物體圖像偏離視野),則緩慢移動左右標尺。 移動時應注意載玻片的移動方向與視野中看到的物體圖像的移動方向正好相反。 如果物像不是很清晰,可以調節微調螺絲,直到物像清晰為止。
6、如果進一步使用高倍物鏡進行觀察,應先將物像中需要放大觀察的部分移至視場中心,然后再改用高倍物鏡。 )。 一般來說,對于正常功能的顯微鏡來說,低倍物鏡和高倍物鏡基本上是齊焦的。 用低倍物鏡清晰觀察時,用高倍物鏡應該能看到物像,但物像可能不是很清晰。 可以轉動微調焦螺絲進行調節。
7、改用高倍物鏡,看清物像后,可根據需要調整光圈或聚光鏡,使光線符合要求。 當你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進行觀察時,視野會稍微變暗,所以需要調整光線。 強或弱)。
8、觀察完畢后,應將物鏡移??離光孔,然后將顯微鏡恢復原狀。 并檢查各部件是否有損壞(特別注意檢查物鏡是否沾水,若沾水用鏡頭紙擦拭),檢查處理后放回原處。
您還可以在好飯文網搜索更多其他使用顯微鏡的方法和步驟_顯微鏡有哪些類型[多]本站編輯為您整理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