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的“大無大德”是如何“煉”出來的
以色列今天的行為與二戰時的鬼子沒有什么不同。
二戰期間,日本發動7月7日盧溝橋事變,是極其無理的行為。
當時的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國家,全國大片地區,特別是海關范圍內,還沒有實現大的工業發展。 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在一定程度上無法獲得發動戰爭機器所需的石油、鋼鐵、橡膠等大宗商品。 。
上述資源在東南亞和東北三省,但不在華北地區。
而日本軍國主義則將野心從基層幕僚向上擴張,最終得以在天皇案之前提出“三個月內解決中國問題”的囂張法案。 而如此囂張的法案居然獲得批準并實施? !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數十億。 日本想在三個月內征服中國? 如果是清政府那就沒啥用了。
日本擅自擴大侵華戰爭范圍以來,其陷入的“龐氏騙局”正在加速發展。
為了征服華北,必須用兵攻打上海、南京。
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然后還要繼續戰斗,打贏濟南、徐州、武漢。
如果還不投降,就只能繼續加大投入。 西戰長江上游,南戰長沙。 終于,日本侵略者的刀被磨鈍了。
日軍被迫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其國家并不想悔改,也不想撤退。 而是想要再次打開戰場。
這時我終于想起來,為了獲得戰爭機器所必需的橡膠和石油,我們只能繼續向東南亞派兵。
但在東南亞出兵,將直接挑戰英美兩國的利益,使日本陷入兩線作戰的危險境地。
日本軍國主義的失敗在于,在陷入華北人民戰爭泥潭后,貿然發動珍珠港事件,開始征服東南亞和中南半島。 他沒有去吃戰場,而是去招惹更強大的敵人。 沒有兩線戰爭的威脅,反而給自己“制造”了兩線戰爭的困難。
這種自強不息的做法,實際上源于日本的戰略“短視”。
在一位又一位日本首相因“對美軟弱”倒臺后,日本的軍政大權最終落入了最適合日本的“列兵東條”手中。 “東條首相”有句名言:“你必須有勇氣去”。 要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就像從清水寺的平臺上跳下來一樣,閉上眼睛就可以了。”
而日本的國運也確實實現了高度跳水,最終與他們的首相和人民一起跳入了深淵。 軍國日本的“腦死亡”實際上加速了其滅亡的進程。
軍國主義的日本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實際上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帝國主義”。 日本的軍事能力當時只能欺負國民黨軍隊,連共產黨游擊隊都打不倒。 與蘇聯、美國等國家相比,日本更差。 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在諾門坎遭遇朱可夫率領的紅軍,被打得稀巴爛,立即放棄了與德國一起北上莫斯科的“大戰略”。 在海上遭遇美軍時,沒有招架,幾個回合就全軍覆沒。
因此,日本這個軍國??主義國家本質上并不具備充足的戰爭資源,也不具備世界一流的軍事戰斗力。 因此,它成為二戰中最反人類、最惡毒、最不講理、最不講道理的帝國主義國家。
由于缺乏材料,無法支撐長期戰略,必須目光短淺。 最終策略“腦死亡”;
由于戰力不足,無法穩扎穩打,只能大大小小的賭國家的命運,最后徹底輸了;
由于他缺乏道德,只能以殘酷和暴力來恐嚇群眾,最終引燃燎原之火。
以色列實際上接管了日本當時所有的軍國主義問題,甚至更糟。
2. 以色列在加沙的困境
加沙的泥潭是以色列在中東混亂統治中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當哈馬斯10月7日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時,以色列的第一反應是憤怒和反擊。
這是全世界所期待的。 畢竟,以色列是通過武力建立的。 它依靠強大的武力贏得了五次中東戰爭的勝利,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但自從哈馬斯利用地下游擊隊真正與以色列作戰后,世界發現中東的窮人也是有戰斗能力的,昔日的以色列軍人也早已跌落神壇。
梅卡瓦坦克多次被哈馬斯的超人之手撕裂。 現在以色列在加沙的泥潭和小胡子面對斯大林格勒時沒有什么不同:放坦克就賠錢,拆坦克就賠人。
而如果以色列連在聚光燈下都無法擊敗加沙,黎巴嫩、敘利亞、約旦、沙特阿拉伯以及整個北方伊斯蘭世界對以色列的態度又會怎樣呢? 尤其是埃及、想要擔負起消滅以色列、恢復伊斯蘭教旗幟的任務的伊朗,與以色列有著不解的血海深仇。 它將對以色列采取什么樣的舉措?
以色列立國的核心是威懾,常規武器威懾和核武器威懾,而威懾的關鍵點是“我有的沒有人有”,所以以色列不斷襲擊伊朗核設施,謀殺伊朗核武器科學家,不斷鎮壓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人民。
毒蛇之所以是毒蛇,是因為它有毒牙,可以殺人。 但毒牙一旦腐爛,毒蛇就沒什么可怕的了。
五次中東戰爭之后,以色列在中東的安全問題就是伊朗。 如果伊朗擁有核武器,就意味著以色列面臨國家滅亡的威脅。
以色列南部加沙的哈馬斯、北部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日夜擔心奪回戈蘭高地、胡塞武裝正在切斷紅海生命線。 上述勢力雖然正在與以色列交戰,但并沒有完全趕走以色列。 進入地中海的能力。 他們可以帶來以色列政府的垮臺,但無法徹底消滅以色列國,無法擺脫美國在中東最強大的“橋頭堡”。 由于以色列是核國家,無核國家可以威脅其政府的生存,但不能威脅其國家的生存。 就像蘇聯解體一樣,沒有人能夠摧毀俄羅斯。 核武器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生存下限。 這就是伊朗宗教領袖哈梅內伊公開宣稱“以色列撐不過25年”的內在含義。
但一旦爆發核戰爭,哪怕是軍國主義日本遭遇的“兩顆核彈”,那么以色列國家和中東猶太人的存在都將面臨滅頂之災。 由于戰略縱深狹窄,很可能在最初級的核打擊中就被消滅。
所以,對于以色列、加沙的哈馬斯、也門的胡塞武裝、敘利亞的巴沙爾、黎巴嫩的真主黨來說,其實都是疥瘡,而不是個人問題。 唯一真正的眼中釘是伊朗。 因為中東地區唯一可能擁有核武器的伊斯蘭國家就是伊朗。
只有伊朗有這個決心、這個技術潛力、這個工業基礎。
于是,內塔尼亞胡及其同僚一怒之下,率重兵入侵加沙。 他們燒殺搶掠,推行“三燈政策”。 三個月后,他們發現不對勁了。 憤怒之下,防御的重點發生了轉移。 帝國的頭號敵人依然是伊朗,因此即將與弟弟的弟弟耗盡戰略力量。 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現在伊朗的代理人戰爭模式對伊朗來說太有利了。 只需要不斷地向哈馬斯、真主黨、胡塞武裝提供“大鞭炮”,就可以不斷達到讓以色列流血的目的。 而且是從經濟到政治到軍事的全方位消費。 以色列怎么能負擔得起呢? 陷入加沙人民戰爭、被伊朗領導的“抵抗之弧”包圍的以色列,其實就像陷入華北游擊戰爭的軍國主義日本一樣。 到處都是浪費,不能取勝,四面楚歌。 他們仍然是敵人。 日本人想在三個月內消滅中國,以色列想在一個月內消滅加沙。 結果兩人都想露出臉,結果卻露出了眼睛。
現在以色列最想要的反擊方式就是直接對伊朗發起進攻。 伊朗的小兄弟就算被打死或者活活,也不過是疥瘡而已。 伊朗是核心威脅,也是最嚴重的問題。 如果能夠對伊朗動武,特別是徹底消除伊朗的核工業潛力,或者讓伊朗反擊,把已經撤走的美軍帶回來,那就是最滿意的了。
但美國人可能不這么認為。 福特號航空母艦已從地中海撤出。 美國的戰略力量已被東方神秘力量牢牢釘住。 別說攻擊伊朗了,就算是攻擊胡塞武裝,也未必有可能。 這個能力。
今年年初,美國收到了一份大禮。 估計現在得考慮如何處理“家庭問題”了。 畢竟兒子(烏克蘭)不聽話,好對付。 如果父親(以色列)不聽話怎么辦?
3、加速再加速:伊朗遭遇“詭異”恐怖襲擊
據央視新聞報道,伊朗克爾曼1月3日發生兩起爆炸,造成95人死亡、211人受傷。
這次恐怖襲擊從各方面來說都是對伊朗的極端挑釁。
從時間和地點來看,1月4日,伊朗克爾曼市正在舉行紀念蘇萊馬尼遇襲四周年的紀念活動。
2020年,特朗普授權轟炸伊朗圣城軍最高指揮官蘇萊馬尼。 這一事件成為特朗普不斷吹噓的壯舉,將擊殺蘇萊馬尼與奧巴馬時代擊殺本拉登相提并論。
蘇萊馬尼是伊朗軍隊的標桿英雄。 他麾下的圣城軍是伊朗實施什葉派抵抗弧線戰略、培養伊拉克抵抗組織、敘利亞抵抗軍、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人的堅定執行者。 哈馬斯等眾多反美反以勢力在2020年被美國“瞄準消滅”,引起伊朗極度憤慨。 但鑒于當時的世界局勢,伊朗表面上并沒有強力反擊; 咽下這口氣。
雖然蘇萊馬尼很大程度上是秘密行動,更類似于間諜之王的角色,但他的成就是真實的,在伊朗的知名度極高。 他被美國淘汰后,民眾自發舉行了4日集會紀念。
在蘇萊馬尼將軍被殺周年紀念日,在紀念蘇萊馬尼將軍被殺的集會上,此時此地進行恐怖襲擊,挑釁的意味非常強烈。
伊斯蘭國聲稱對此負責
襲擊發生后,伊斯蘭國聲稱對襲擊負責。
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4日發表聲明,聲稱實施了前一天在伊朗東南部克爾曼市發生的兩起自殺式爆炸事件。
這可能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特別是,路透社立即發布了這一消息,稱“美國有相當明確的情報”,可以表明此次襲擊是由“ISIS-K”發起的。 (所謂ISIS-K是指“國家”(伊斯蘭國的呼羅珊分支),其主要基地在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奇怪的是,ISIS這個中東公敵,能挑釁美俄兩大強國同時服役,卻早已被剿滅,其最高領導人巴格達迪早已已經死了。 近年來,“伊斯蘭國”組織愈演愈烈,最終銷聲匿跡。
突然間,盤踞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ISIS分支組織ISIS-K對伊朗發起大規模恐怖襲擊? 想想就覺得奇怪。 伊斯蘭國是一個恐怖組織,最初是美國和以色列的黑手套。 現在ISIS-K出來支持,真的是十惡不赦的罪行嗎? 還是別人的錯?
伊朗發生的爆炸事件,無論肇事者是誰,都在加速伊朗的戰爭進程。
因為以色列和美國雖然無法應對人民戰爭,但他們非常擅長收買社會知識精英。 伊朗這些年叛徒層出不窮,軍事大佬和核物理學家基本上每年都會成為“定點消滅”的對象。 這背后的情報戰線可以說已經被西方勢力嚴重滲透。 大城市的知識分子和學生更加疏遠伊朗宗教政府。
這個時候,只有民族主義才能遏制這些西方勢力的發展勢頭,讓人民的力量組織起來,讓這些“精神西方人”受到群眾的包圍。 這是伊朗唯一可行的出路。 上次蘇萊馬尼被美國暗殺,結果就是伊朗親美總統魯哈尼下臺,親美派迅速成為伊朗社會眾矢之的。 如今在蘇萊馬尼紀念活動上遭遇如此慘烈的恐怖襲擊,勢必會點燃伊朗國內民族主義的憤怒。
這意味著伊朗革命衛隊系統將再次獲得全社會的支持。 伊朗革命衛隊是伊朗的精銳武裝部隊,直接聽從宗教領袖的命令。 他們先后主持伊朗對外軍事援助和作戰指揮工作。 一旦他們在伊朗的實力增強,必然會加大對外出口的力度。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伊朗即使只參加一些低強度的戰爭,仍然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軍事動員。 現任反美總統萊西將獲得實施戒嚴的機會。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伊朗境內的親美政治勢力將徹底失去活力。 在哈梅內伊年事已高的當下,萊西一旦與軍方結成強大的政治聯盟,利用軍事控制深度控制社會資源,伊朗的親美經濟派將被徹底消滅。 干凈的。
屆時,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沖突將進入不可調和的階段。 屆時伊朗物理學家被刺殺,無論美國愿意與否,它都會陷入中東的漩渦——無論是失去以色列還是陷入其中。 世界原油供應也可能遭遇困難。 原油受到壓制,通脹上升,再加上美元的降息周期,美元霸權體系的無序將難以遏制。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西歐國家必然會出現動蕩伊朗物理學家被刺殺,美國也極有可能出現政黨輪換。 屆時,世界格局將發生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