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試中,有兩類容易拿分的題目,卻成了每個初二學生的必答題和最容易犯的錯誤!很多初二學生在期中考試或期末考試中,經(jīng)常會陷入這兩類題目的陷阱中,雖然吸取了教訓,卻常常忘記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這兩類常考且容易犯錯的題型,看似簡單易做,但思維稍有偏差就會導致錯誤,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對基礎知識沒有吃透,運用不靈活。
我們先來看第一類經(jīng)常考且容易錯的題型:
如下所示:
上面三道題乍一看似乎不一樣,但其實考的是完全相同的知識點!
即確定摩擦的類型、決定因素,從而找出其大小!
這三道題雖然形式不同,但都考查了兩種摩擦力: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
物體不做相對運動時初中物理錯題集,所受的摩擦力就是靜摩擦力。不動就是靜止,靜止就是物體所受的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這三個物體處于二力平衡狀態(tài),所以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或拉力的大小!
物體在做相對運動時,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就是滑動摩擦力。那么,最容易犯錯也是最重要的知識點就來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取決于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度!只要這兩個決定因素不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就不變!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利用物體勻速運動時,兩個力的平衡初中物理錯題集,推力或拉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來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那么,當推力或拉力發(fā)生變化時,只要物體還在做相對運動,滑動摩擦力就不再變化,和推力或拉力無關了!
如果理解了上述知識,這類題型就會變成一道容易的分題了!
我們來看第二類經(jīng)常考且容易錯的題型:
首先我們來復習一下該類題型相關的一些物理知識:
沒錯,第二類經(jīng)常考且容易犯的錯誤題就是“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
通過上圖,大家可以立刻明白兩者的區(qū)別:平衡力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而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相關問題:
從以上三道物理題可以看出,這類題型的關鍵是仔細看題目后,找到受力的物體!然后分析物體受力!第一道題最簡單,第二道和第三道題最容易出錯!
對于第二題,很多同學會誤選C。但是我們可以看出,講臺上顧愛凌受到的壓力等于她自身的重力,而地面對講臺的支撐力等于顧愛凌和講臺的重力!所以,選這個選項的同學,就是忽略了講臺的重力!
類似的第三題,很多同學忽略了諸葛亮的劍法,錯誤地選了B!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題目難度不大,但是容易丟分。對于這種期中考試必考、中考常考的題目,復習時一定要格外認真,不要漏掉任何一個單詞,然后認真分析。如果已經(jīng)掌握了知識點,就不要急于做完題目,否則很容易犯錯!
同樣,更多中考物理易犯錯誤、常犯錯誤、重點難點、重要知識點的總結,都可以在下方的《尖子生中考物理八套錯題集》欄目中找到,內容幾乎涵蓋了初中物理全部知識,實用性很強,適合每一位初中生快速提升物理成績!
各位初中同學們,要養(yǎng)成善于總結、認真審視問題的好習慣物理資源網(wǎng),為美好的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