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景峰,服務泉州:關注最新資訊:新聞、文化、美食等。
臺灣海峽網7月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張向陽)張文裕故居開園儀式日前在惠安縣土寨鎮新亭村舉行。
張文宇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是我國高能物理學的奠基人,特別是他發現的“張氏原子”,使他的科學成果聞名于世。
1910年1月9日,張文裕出生于惠安縣土寨鎮新亭宮后村。成年后,他出國留學。其妻王承淑是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留學之路,兩人均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在美國留學期間,取得了重大科學成果,被國際上譽為“張原子”和“張輻射”,為原子物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繼錢學森之后知名核物理學家,1956年秋,張文宇毅然放棄美國安逸的生活,帶著妻兒回國,無私地把自己的深厚學識奉獻給祖國。1972年秋,周恩來批準成立高能物理研究所,張文宇任第一任所長,開始試驗高能加速器。1988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終于建成。張文宇為我國高能物理的研究發展和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研制成功知名核物理學家,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贏得了世人的贊譽。
惠安縣土寨鎮政府相關人員介紹,故居的修建,是在族人、當地知名人士熱情捐助三年之后完成的。
故居內陳列著珍貴的文物和照片,向人們展示了張文裕夫婦的精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