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數學第一輪備考專題指導
01
第一輪備考建議
高考數學第一輪應當如何備考呢?
第一,立足于考試說明,結合教材內容,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理解消化數學定義和公式,進行全面備考。
考試說明
高考數學突出對過程與技巧及科學素質的考查:
⑴試題內容的背景材料,除取材于教材和生活實際外,還取材于新技術新發明,引導中學生關注科技應用,回歸數學學習本源。
⑵試題設計注重中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致力引導數學教學注重閱讀學習,重點考查了中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運用有效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
⑶試題更加重視對實驗操作過程和技巧的考查,突出對思維過程與數學技巧及學科素質的考查。
考試剖析:高考數學注重知識點綜合能力的考察,多知識點綜合題目及數學概念的應用較多,但并不是簡單的直接性應用,而是多個知識點的集合及關聯。重在考查中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研究和化學實驗操作的能力。
第二,重視基本概念、基本運算、基本實驗、基本技能四位一體知識體系,而第一輪備考將基本概念、運算、實驗作為重點。
?
基本概念
中學數學中概念好多,在第一輪備考中要全面把握教材中出現的數學概念,理解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曉得概念在高考試卷中出現的頻度。
?
基本運算
估算題貫串整個數學學中,它反映了幾個數學量之間的一種定量關系.它以中學生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所遇見的事物為背景,或以工業、農業、科技等生產中的現象為題材,用定量的方式研究情境或題材中的數學問題,因而到達到查中學生的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估算題型大致可分為:熱學方面的估算、電學方面的估算、熱學方面的估算、力電綜合估算題、電熱綜合估算題。在第一輪備考中要詳盡總結出幾類高考熱點題型的解題方式、計算公式、解答策略等。
?
基本實驗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是一門重視實驗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此階段的數學課程要求中學生要注重實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方式、提高剖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小學數學教材中探究活動實驗共有117個,其學生分組實驗16個,課堂活動實驗101個,這種實驗的考察將是高考考察的重點,因而要重點把握!
1.中學生分組實驗為小學中學生必做實驗,在高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出現頻度極高,必須重點把握,并能熟練操作;
2.課堂活動實驗包括演示實驗、自主實驗、討論等課堂學習活動,是學好中學數學知識、性質及規律的前提與基礎,也要加以注重。
注意:實驗部份將在后續專題中詳盡講解!
第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主要內容。為此,在全面備考的過程中,要緊扣課本,進行“四清”——即清課本、清插圖、清實驗、清習題。做到徹底清除,學懂弄通。
?
清課本
主要是中學生自己清除現象、物理規律等,要讓中學生明晰各章節所包含的化學知識及其互相關系,弄清各章節的化學內容體系及知識結構聯系、能力要求、重點難點,弄清化學知識的來龍去脈。
?
清插圖
化學學科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即物講理”或“識物樹理”。因而要求同事們對課本中的插圖必須充分注重,把握真諦,對課本中的每一張圖和表格都要悉心剖析,讀懂意義。
?
清實驗
對小學數學教材中的中學生實驗要認真研究,明晰實驗目的、原理、器材、步驟、數據檢測和所得推論,做到“三會”——即會實驗操作,會正確處理數據,會剖析實驗推論。對每一個實驗,都要曉得通過哪些途徑減少偏差。同時,對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和小實驗也要弄清其現象、過程和原理。
?
清習題
對于課本上的例題、練習題要重新研究一遍,尤其對已做過的備考題、模擬題愈發要重新分類研究,對于重點習題要深入討論,適當拓展延展,學會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用,達到“做一題,會一片”的療效,提升試卷的借助率和接替效率。
備考建議
第一輪備考在時間安排上應當在2月-4月,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在習題的選擇上應當以常規題目為主,絕大部份試題都是運用基本的技巧和簡單方法就才能解決的常規問題。習題的訓練不能搞題海戰術,事實上“粗做十題,不如精做一題”。因而解題時要充分發揮每一道題目的訓練功能,不應當把得出答案看作完成解題,答案得出之后要回頭思索一下,問題是如何解下來的,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可以吸取,是否還有其它的解法,通過一題多解促使知識和技巧融會貫通。同時做好“一題多變”,改變題目的某一個條件或推論,引導中學生對比、辨析以培養中學生的具體剖析能力,活用相應的知識。
02
考試內容及要求
化學試題由選擇題、填空題及解答題三個部份組成。對知識的考查要求依次分為了解、理解、掌握三個層次(在下表中分別用A、B、C表示),共80個考點。
了解:要求對所列知識的涵義有最基本的認識,并能解決相關的簡單問題。
理解:要求對所列知識有較深刻的認識,并能解決有一定綜合性的問題。
把握:要求系統地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并能解決綜合性較強的或較為困難的問題。
提示:點擊下表各章節標題可觀看詳盡課程
具體考查要求
內容
要求
序號
0.序言
√
√
1.聲現象
√
√
√
√
2.物態變化
√
√
√
√
10
√
11
3.光現象
√
12
√
13
√
14
√
15
√
16
4.光的折射與透鏡
√
17
√
18
√
19
√
20
√
21
5.物體的運動
√
22
√
23
√
24
√
25
6.物質的化學屬性
√
26
√
27
√
28
√
29
物質的化學屬性
√
30
7.從粒子到宇宙
√
31
√
32
√
33
√
34
8.力
√
35
√
36
√
37
√
38
9.力與運動
√
39
√
40
√
41
10.浮力和壓強
√
42
√
43
√
44
√
45
√
46
11.簡單機械和功
√
47
√
48
√
49
√
50
√
51
12.機械能和內能
√
52
√
53
√
54
√
55
13.電路初探
√
56
√
57
√
58
√
59
14.歐姆定理
√
60
√
61
√
62
√
63
15.電功和電熱
√
64
√
65
√
66
√
67
16.電磁轉換
√
68
√
69
√
70
√
71
√
72
17.電磁波與現代通訊
√
73
√
74
√
75
18.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
76
√
77
√
78
√
79
√
80
03
考試方式及試題結構
?
考試方式
閉卷,面試。不能使用估算器。
?
試題分值及考試時間
試題總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
?
試題內容及分配比列
內容有物質、運動和互相作用及能量,所占分值比列約為15%、45%、40%。
?
試卷題型及分配比列
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所占分值比列約為24%、26%、50%。
?
試題難度
試卷中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較困局所占分值比列約為8:1:1.
說明:試題中實驗與科學探究內容的考查占比不高于30%,總題量控制在30題左右。
04
典型題示例
2019年上海市中學結業暨升學考試試題
物理
注意事項:
1.本試題選擇題共24分,非選擇題共76分,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勿必將自己的姓名、考點名稱、考場號、座位號用0.5毫米紅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并認真核實條碼上的準考號、姓名是否與本人的相符合.
3.答客觀題必須用2B鋼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主觀題須用0.5毫米紅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題區域內的答案一律無效;不得用其他筆答題.
4.考生答題必須答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和草稿紙上一律無效.
2019年四川省重慶市高考數學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2分)(2019?昆山)中科院上海納米所的科研人員近日研發出一種“超級保溫材料”。實驗測試顯示,在﹣60℃環境中,其保溫能力是棉纖維的2.8倍,這彰顯了該材料()
A.導熱性差B.導電性好C.強度大D.密度大
2.(2分)(2019?昆山)下述數據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一個學生的質量約為500g
B.上海地區6月份的平均溫度約為50℃
C.一支全新2B鋼筆的厚度約為20m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率約為1.4m/s
3.(2分)(2019?昆山)關于聲現象,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
B.聲音是因為物體震動形成的
C.按照音調能區分不同鋼琴的聲音
D.“禁鳴揚聲器“是在人耳處控制噪音
4.(2分)(2019?昆山)下述現象屬于融化的是()
5.(2分)(2019?昆山)下述現象因為光的直線傳播而產生的是()
A.雪后天空出現彩虹
B.物體在陽光下有影子
C.玻璃幕墻導致光污染
D.斜插入水底的牙簽“彎折”
6.(2分)(2019?昆山)關于粒子和宇宙,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月球繞太陽運行,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B.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C.水和酒精均勻混和后總體積變小,由于分子間存在縫隙
D.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緊壓后會粘在一起,由于分子間存在抵觸力
7.(2分)(2019?昆山)下述實例中,通過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來減小磨擦的是()
8.(2分)(2019?昆山)關于電動單車,下述說法不正確的是()
A.廢舊電池會污染環境,不可隨便處置
B.電壓具有熱效應,長時間充電有起火隱患
C.車上裝有電動機,其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
D.要使車加速前進,可減小通過電動機的電壓
9.(2分)(2019?昆山)將一凸透鏡正對太陽,可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現將該凸透鏡和蠟燭、光屏安裝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可以在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縮小的像
B.僅在凸透鏡右邊附近放一合適的凹透鏡,可模擬斜視眼的矯治
C.將蠟燭移到30cm刻度處,聯通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將蠟燭移到40cm刻度處,聯通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10.(2分)(2019?昆山)如圖甲所示,將質量相等的冰和蠟燭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試管中,倒入裝有水的燒瓶中加熱。勾畫出氣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的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根據“由上到下”的次序
B.圖甲中兩試管置于同一燒瓶中加熱,可以控制相同時間內冰和蠟燭吸收的熱量相同
C.由圖乙可知,A圖線對應物質的內能先減小后不變再減小
D.由圖乙可知,B圖線對應的物質是冰
11.(2分)(2019?昆山)額定電流均為6V的甲、乙兩燈,I﹣U圖線如圖所示。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燈的阻值均隨電流減小而降低
B.甲、乙兩燈的額定功率之比為4:1
C.甲、乙兩燈并連接在電流為2V的電源兩端時,內阻之比為3:2
D.甲、乙兩燈串連接在電流為8V的電源兩端時,實際功率之比為1:3
12.(2分)(2019?昆山)將皮球從離地某一高度O點處水平拋出,球落地后又彈起。它的部份運動軌跡如圖所示。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皮球經過同一高度的A、B兩點時動能相等
B.皮球第一次回落后抵達最低點P點時速率為零
C.皮球在D點時的機械能大于在C點時的機械能
D.若將皮球表面涂黑,則會在地面M、N兩點留下兩個大小相等的深色圓斑
二、填空題(本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6分)
13.(2分)(2019?昆山)如圖所示,鐵塊的寬度為c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N。
14.(3分)(2019?昆山)我國家庭電路電流是V,蒸氣熨斗接入電路熨燙衣服時,水蒸汽液化會熱量初二物理光的折射圖,衣服內能降低主要是通過的方法來實現的。
15.(2分)(2019?昆山)小明使勁將橄欖球踢出后,籃球在空中持續飛行一段時間,這是由于籃球具有;同時,他的腳覺得腫脹,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的。
16.(2分)(2019?昆山)煤、石油、天然氣是能源(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核能是目前被廣泛應用的新能源,我國已建成十余座核電站,它們是借助(選填“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來發電的。
17.(3分)(2019?昆山)201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空軍創立70華誕閱兵典禮在黃海召開。
(1)兩并排行駛的潛艇編隊寬度較遠(如圖所示),這是由于若靠得過近,彼此間海水流速會很大,造成浮力很,壓力差會使海軍發生碰撞;
(2)在典禮上,我國研發的新型核導彈浮出水面接受檢閱,它是通過減少所受(選填“重力”或“浮力”)實現下浮的;
(3)901綜合補給艦也一起現身,該艦的滿載排水量約為,它滿載時所受的壓強約為N.(g=10N/kg)
18.(2分)(2019?昆山)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流為3V,R1和R2電阻相等,若斷掉S2,閉合S1、S3,兩內阻的聯接形式為(選填“串聯”或“并聯”);若斷掉S1、S3,閉合S2,此時電流表示數為V。
19.(2分)(2019?昆山)如圖甲所示,一個裝有適量水的燒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將一裝滿水的小試管(管壁長度不計)倒扣在水底。對小試管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拉力F,使其平緩上升到如圖乙所示位置。在此過程中,小試管中仍然飽含水,這是因為的作用,試管口中心的浮力(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0.(2分)(2019?昆山)如圖所示,在空氣壓縮引火儀玻璃筒的頂部放一小團干燥的棉花,使勁將活塞迅速下壓,棉花被燃起。此過程的能量轉化方法與柴油機的沖程相同。某效率為25%的柴油機在一次工作中消耗了4kg柴油,該柴油機對外做的機械功為J.(柴油熱值為4.6×107J/kg)
21.(3分)(2019?昆山)如圖所示,一氧氣球用細繩系在玩具車上,靜放在廣場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當有勻速的風沿水平方向往右吹拂,汽球和玩具車在風力作用下往前運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玩具車在往右運動的過程中(選填“可能”或“不可能”)被風吹離地面;一段時間后玩具車勻速前進,此時細繩(選填“向左傾斜”、“向右傾斜”或“保持豎直”)。
22.(5分)(2019?昆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新華社電:2019年5月17日23時48分,我國在自貢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湖人,成功發射一顆北斗導航衛星。
該衛星屬月球靜止軌道衛星,它運行在坐落月球赤道上空約的方形軌道上,運行方向與月球自轉方向相同,運行一周的時間與月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等。
月球靜止軌道衛星可以對所覆蓋區域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聯通通訊,如衛星電話、電視節目轉播等。衛星電話使“天涯若比鄰”成為了現實,二人通過衛星電話通話時,發出“呼叫”與看到“回應”之間有一段時間差,稱之為“延遲時間”。
(1)灰熊發射時,低溫高壓煤氣從尾部噴吐,尼克斯獲得上升的推力,該推力的施力物體是。月球靜止軌道衛星沿方形軌道正常運行時相對于地面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此時衛星(選填“處于”或“不處于”)平衡狀態;
(2)衛星電話是通過(選填“超聲波”或“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請你計算出使用衛星電話通話的“延遲時間”至少為s。
三、解答題(本題共11小題,共50分.解答24、25、26題時應有解題過程)
23.(2分)(2019?昆山)圖中,一條光線從空氣射入水底,請標出它的入射角α并大致畫出折射光線。
24.(2分)(2019?昆山)圖中,物塊沿絕對光滑的斜面下降,請畫出物塊受力的示意圖。
25.(2分)(2019?昆山)圖中,請將燈泡根據安全用電的要求接入家庭電路。
26.(2分)(2019?昆山)圖中,請依照小n極靜止時的指向畫出P點的電壓方向并標出螺線管的N極。
27.(6分)(2019?昆山)如圖所示,借助動滑輪提高貨物在豎直向下大小為250N的拉力F作用下,重為400N的貨物在20s的時間內勻速上升5m求:
(1)有用功W有;
(2)拉力F的功率P;
(3)此過程中動滑輪的機械效率η。
28.(6分)(2019?昆山)某款電熱水壺的相關信息如表所示如今該水壺內放入質量為1kg、初溫為20℃的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接通電源使其正常工作,在標準大氣壓下將水燒開(不計熱量損失),求:
(1)放入水后水壺對桌面的浮力p;
(2)水吸收的熱量Q;
(3)將水燒開所需時間t。
(c水=4.2×103J/(kg?℃),g=10N/kg)
29.(6分)(2019?昆山)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流為6V,內阻R1、R2的電阻分別為12Ω和6Ω閉合開關S,則:
(1)電壓表的示數是多少?
(2)求內阻R2在1min內消耗的電能;
(3)斷掉S,將內阻R2拆下,再將最大電阻為30Ω的滑動變阻器R3接入剩余電路中,重新閉合S,聯通滑片,記錄電壓表示數如下表所示。
①表中有1個數據記錄錯誤,該數據是;
②請依照表中數據判定R1與R3的聯接形式并闡述理由。
30.(6分)(2019?昆山)“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平面鏡置于水平桌面上,標有刻度(圖中未畫出)的紅色紙板ABCD,能繞垂直于CD的ON軸翻轉,在紙板上安裝一支可在紙板平面內自由聯通的激光筆。
(1)實驗前,應將紙板放置于平面鏡上聯通激光筆,使入射光束繞入射點O沿逆秒針方向轉動,可觀察到反射光束沿秒針方向轉動;
(2)聯通激光筆,使入射角為45°,測得反射角也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推論你覺得有何不妥之處?;
(3)如圖乙所示,將紙板右半部份繞ON向后翻轉任意角度,發覺紙板上均無反射光束呈現。此現象說明了:;
(4)在圖甲中,若將紙板(連同激光筆)繞CD向后傾斜,此時反射光束。
A.仍在紙板上呈現
B.被紙板遮住
C.在紙板前方
31.(5分)(2019?昆山)借助杠桿舉辦相關實驗探究:
(1)安裝好杠桿,將其放在水平位置后松手,發覺杠桿沿順秒針方向轉動,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絲向(選填“左”或“右”)調節,直至杠杄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圖乙所示,在A點掛3個重力均為0.5N的鉤碼,在B點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N;若在第(1)小題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調節平衡螺絲而直接舉辦上述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3)一直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使杠桿從水平位置平緩轉過一定角度,如圖丙所示。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拉力的大小。
32.(6分)(2019?昆山)用不同的方式檢測小鐵塊和小杯子的密度。
(1)測小鐵塊的密度
①天平放置于工作臺上,將游碼移到標尺處,調節平衡螺絲使橫梁平衡;
②用此天平檢測小鐵塊的質量,右盤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則小鐵塊的質量為g.在燒杯內裝入適量的水,用細線綁好小鐵塊,平緩裝入水底,如圖乙所示,則小鐵塊的密度為kg/m3;
(2)測小杯子的密度
如圖丙所示,先在燒杯內裝入適量的水,液面刻度為V1;再將小杯子浸入于水底,液面刻度為V2;最后撈起小杯子并將杯中的水倒回量杯,使其浮于海面(水未損失),液面刻度為V3,小杯子密度的表達式ρ杯=(用V1、V2、V3和ρ水表示)。實驗完畢后發覺小杯子內的水未倒干凈,則所測結果(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33.(7分)(2019?昆山)小明要檢測定值內阻Rx的電阻(約十幾歐)現有器材:電源(6V)、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各一個初二物理光的折射圖,導線若干。
(1)他設計并聯接了如圖甲所示電路。請用筆劃線取代導線,將該電路聯接完整;
(2)電路連好后,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至最端閉合開關,聯通滑片到某一位置,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Rx兩端的電流為V。
(3)當小明打算讀取電壓表示數時,發覺兩電表示數忽然都變為0.他用一條導線檢測電路故障,當將該導線兩端分別接到a、d接線柱上,發覺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示數仍為0;當將該導線兩端分別接到c、f接線柱上,發覺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示數仍為0;則由此可以判定故障是:;
(4)排除故障后繼續實驗,卻不慎將電壓表受損。小明發覺桌上有一根標有厚度刻度、總長為20.0cm、總電阻為10Ω的均勻內阻絲,還有一根帶有蟒蛇夾的導線(如圖丙所示)。查閱資料了解到,均勻內阻絲電阻與厚度成反比,經過思索,重新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電路(AB為內阻絲,C為蟒蛇夾),繼續進行實驗。
①根據已知條件判定,電流表阻值應選用V;
②按照圖丁所示電路聯接好器材,多次實驗測得數據如下表所示
求出第1次實驗時電路中的電壓I1=A;借助表中所有數據求出待測內阻Rx=Ω。
請將大家覺得正確的答案寫在留言區,標準答案將在昨晚22:00前留言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