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阻:簡稱:電阻值,是電子電路中最常見的電子器件之一
文字符號用“R”表示串聯和并聯電阻計算公式,讀作“Ω”歐姆
電阻阻值可分為,MΩKΩΩ=MΩKΩΩ
1000Ω=1KΩ1000KΩ=1MΩ
內阻在電路中常用作限流、分流、分壓等。
電路中內阻的故障現象有漏電、開路、阻值增大或阻值減小,其中以阻值增大最為常見。
電路中內部電阻的符號
我們經常使用固定內阻,固定內阻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內阻值的識別:
芯片的內阻可以根據內部電阻頭部的數字讀取,例如:內部電阻頭部的數字是104,最后一位是0的數字,即有10前面有4個零,也就是Ω,為了方便閱讀,我們按照內部電阻的換算單位讀為100K。
水泥內阻的阻值一般直接標在面上。
色環內阻分為4環內阻和5環內阻。 可根據內阻頭上的色環知道其阻值。
第一圈,第三圈,第二圈是常數,第三圈是0的個數,
例如,內部電阻頭上的顏色有藍色、紅色、橙色和銀色。 根據之前的色環對照表,可以解讀為藍6紅2橙3銀。 為了方便讀62000Ω,我們常讀為62KΩ
壓敏電阻內阻:對電壓敏感的電阻; 按類別可分為正電流系數和負電流系數。 正電流系數:尖電流的壓降電阻變大。 負電流系數:電流越大,電阻越小。 我們常用的是負電流系數的壓敏電阻內阻。
壓敏電阻內阻通常直接并聯在火線和零線上。 當上圖中市電220V的電流下降時,旁邊的壓敏電阻內阻的阻值也會變小。 當電流達到一定值時,亞敏內阻導通,直接燒斷后面的保險絲“F”,切斷對后面電路的供電,從而保護旁邊的負載.
熱敏電阻內阻:熱敏電阻內阻分為正溫度系數內阻和負溫度系數內阻
電阻,正空氣溫度系數內阻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加,負空氣溫度系數
內阻會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
空調中常見的空氣溫度傳感器是負空氣溫度系數內阻,測量體溫,
歐姆定理有哪些:觀察電流內阻電壓與兩者的變化規律。
規律如下:電流與電壓成反比,內阻不變
電壓與內阻成正比:電流不變
歐姆定律估算公式:I=V÷RR=V÷IV=R×I
(I電壓) (V電流) (R內阻)
內阻串聯特性:串數越多電阻越大
串聯電路特性:串聯電路電壓處處相等,各內阻兩端電流相等
相乘等于總電流。
內部串聯電路的估算方法:
首先:先計算總阻值串聯和并聯電阻計算公式,即R1+R2+R3+R4=68K(68000Ω)
二:根據歐姆定律計算電壓電流:內阻=電壓
即:200÷68000=0.(A)=2.94(MA)
第三:求各內阻兩端的電流V=I*R
R1端電流=2.94×10000=29.4V
R2端電流=2.94×15000=44.1V
R3端電流=2.94×18000=52.9V
R4端電流=2.94×25000=73.5V
串聯電路中各內阻的端電流乘以總電流
內阻的并聯特性:并聯的內阻越高,阻值越小,流過每個內阻的電流
電流乘以總電壓。
兩個并聯的內阻等效內阻的估算方法:
兩個并聯內阻的估算:R1*R2÷(R1+R2)=RT
上圖中的估算方法:10*8÷(10+8)=80÷18=4.44K
途中兩個等效內阻為4.44K
同內阻多相并聯估算方法:
同一個內阻電阻去掉內阻的個數就是等效內阻
9.1K÷4=2.275K
多個內阻并聯的估算方法:
第一:首先計算出每個內阻的濁度G=1÷R,單位為“S”千位補碼
R9G:1÷5000=0.0002S
R8G:1÷8000=0。
R7G:1÷9000=0.S
第二:將每個濁度的值相乘,發現等于0。
第三:1÷0.=2292.99Ω=2.292K
注:以上數據估算時一定要統一到同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