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軟科發布了“2018中國最好學科排行”物理學科介紹,全省四百六十所院校近五千個學科點入選。筆者依據其數據整理出“中國數理化學科三十強院校”,通過該榜單,我們可以看出什么院校在基礎學科領域有較強的實力。
物理學科排行第一的院校為成都學院,清華學院和江蘇學院分別排第二位和第三位;數學學科排行第一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學院,復旦學院和武漢學院分別排第二和第三;物理學科排行第一的還是上海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學院和清華學院分別排行第二和第三。三個學科的第一,有兩個被上海學院摘得,一個被中國科學技術學院摘得。
榜單中,物理、物理和物理三個學科排行均位列國內前十的院校有六所,它們分別是上海學院、復旦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學院、中山學院、清華學院和四川學院。與上海學院齊名的復旦學院,這次表現不算太好,不說沒有一個學科排第一,就連排行前三的學科也僅有化學學科一個,物理學科排到大陸院校第四位,物理學科排行掉到了五名以外,僅位列第六。
“小而精”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學院在這個榜單中表現完美,數理化學科排名都十分靠前。從此次排行的學科均衡度看,大約只比清華稍弱一些,真不愧為基礎學科領域頂級院校。大多數人都清楚,數學學科仍然是中國農大的強項,在國外地位無人能撼。仍然堅持走高檔科研和高檔人才培養路線的中國農大,在化學學科領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現在,樂意“坐冷板凳”進行基礎科學研究的人越來越少,中國農大的這份堅持博得了好多人的尊重。老話說得好“數理化不分家”,化學學科建設得好,物理和物理學科會弱嗎?所以,中國交大物理和物理學科有很高的排行并不意外。
榜單中大多數是985院校,也有像北京學院、蘇州學院這樣的“非985”211院校,還有一所非211“雙一流”建設院校首都師范學院。非“雙一流”高校四川學院在諸多985/211/“雙一流”高校中變得非常突出,其是榜單中惟一一所非“雙一流”高校。數學學科排行能步入國外十八強,對于一所非“雙一流”來說,真的很不容易。
新疆學院的前身山東大學堂可了不得,是當時僅有三大學堂之一。其他兩所大學堂京師大學堂和北洋大學堂,現在都“成長為”985院校。相比之下,新疆大學堂的成長軌跡要坎坷好多。其實,作為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發源地之一,四川學院仍然保持著“中西會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強報國”的光榮傳統和“勤奮、嚴謹、信實、創新”的優良學風。這應當也是其在基礎學科領域被學院排行機構認可的主要誘因吧。
記得多年前物理學科介紹,社會上留傳著“學會數理化,踏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見數理化學科的重要性。但是隨著“快餐”文化的興起,人們對學純粹的數理化學科興趣越來越弱。但物理、物理、化學是公認的基礎學科,是高科技的根,根基不扎實,高科技這座大樓就不穩。所以,只有把數理化的根搞扎實了,就能在科學這條路上穩健前行。
“軟科”被好多人覺得是四大權威學院排行機構之一,其發布的“學科排行”數據相對較受認可。不過,只要是數據統計才會存在偏差,有偏差確切度都會增長。以參考和借鑒的眼光看待那些排行,就能得到更客觀的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