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放大↑
1.線粒體是綠藻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提示:藻類屬于原核生物,無線粒體。
2.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均依賴于細胞膜上的受體。(×)
提示:高等動物細胞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時,不須要依賴細胞膜上的受體。
3.內質網內膜上富含光合酶,線粒體內膜上富含呼吸酶。(×)
提示:內質網內膜不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所以其上不含光合酶。線粒體內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場所,所以其上富含呼吸酶。
4.性激素主要由核糖上的內質網體合成。(×)
提示:性激素屬于脂類,主要在葉綠體中合成。
5.溶酶體合成和分泌多種堿性酯化酶。(×)
提示:溶酶體中的酶是在內質網體上合成的。
6.胚乳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提示: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7.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是指小分子物質可以透過而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
提示:不被細胞選擇吸收的小分子物質,不能透過細胞膜。
8.有的生物膜上可以產生水,有的生物膜上可以分解水。(√)
9.假若半透膜兩邊分別放有容積與質量含量相等的蔗糖氨水和藍莓糖堿液細胞膜糖蛋白,則單位時間內兩個方向通過半透膜的水份子數量相等。(×)
提示:因為獼猴桃糖的相對分子質量比蔗糖小,等容積且質量含量相等的蔗糖氨水和獼猴桃糖堿液相比,獼猴桃糖氨水中溶質多,吸水能力強。
10.動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誘因不僅細胞失水外,還有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小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11.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動物細胞失水的進行細胞膜糖蛋白,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步減少。(×)
提示:細胞失水,細胞液含量減小,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步減小。
12.須要消耗ATP的物質運輸形式一定是主動運輸,須要載體的物質運輸形式是協助擴散或主動運輸。(×)
提示:胞吞和胞吐也消耗ATP。
13.二氧化碳含量影響主動運輸,但不影響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
14.大分子有機物要通過載體蛋白的轉運能夠步入細胞,但是消耗能量。(×)
提示:大分子有機物步入細胞的運輸方法是胞吞,不須要載體轉運。
15.某種無機鹽離子能夠通過動物根尖細胞,取決于細胞膜上有無運輸該離子的載體;該離子通過的多少,取決于運輸該離子的載體的數目和能量的多少。(√)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1)判定根據: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2)舉例
①原核生物:真菌、藍藻。
②真核生物:植物、植物、真菌。
(3)優缺:三者共有的細胞器是內質網體,遺傳物質都是DNA,都能形成的變異是基因突變;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沒有與蛋白質結合,基因抒發時轉錄和翻譯同時進行。
細胞膜的功能與特點
(1)“3”大功能
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③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2)“2”大特點
①結構特點:流動性。②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生物膜組成、結構與功能上的統一性
(1)
(2)
(3)核膜上的核孔數量多→RNA、蛋白質等物質運輸快→蛋白質合成旺盛→細胞代謝快。
(4)癌細胞膜上糖蛋白降低→細胞間粘著性增長,便于擴散和轉移。
(5)衰老細胞膜的私密性改變,物質運輸功能增加。
物質合成與細胞結構的歸納
細胞中蛋白質的合成和去向
(1)游離內質網體合成的蛋白質去向:細胞質基質、細胞核內、線粒體、葉綠體等。
(2)附著內質網體合成,核糖、高爾碳化物加工的蛋白質去向:分泌到細胞外、細胞膜上、溶酶體中。
(3)線粒體和內質網中的蛋白質一部份由核基因控制、細胞質中游離內質網體合成后轉到其中,還有一部份由線粒體、葉綠體自身的基因控制、自身的內質網體合成而至。
不同物質的運輸方法
“四想法”快速判斷物質跨膜運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