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從項目情況、需求理解以及解決思路三個角度進行復盤。
一、項目情況1.目標回顧
1)項目目標
為校區開發一款適宜于金融教學的智能投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提供大類資產配置模型、基金篩選評價與組合配置模型和組合投資風險管理及剖析等功能,提升朋友們對金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2)交付成果
將網頁版實驗教學平臺布署至中學信息中心,提供完整的開發資料、平臺介紹視頻、教學引導視頻以及平臺使用指南。
2.實際結果
1)項目完成情況
經過來自校方兩次較大的需求變動后,延后完成項目,通過初驗,實際初驗內容與早期商定內容差別較大。
2)資源協調情況
第二次小型需求變更前,人力與時間資源都比較充足;變更后因為時間緊張,造成假期期間IT組和產品總監加班。
3)需求變更情況
中型需求變動若干,小型需求變動兩次。
因為校方負責人對實驗本身不了解,造成開發期間,校方負責人會全盤接受來自相關老師的建議,又因為公司高層領導的部份關系,很難勸服協議外的需求。
因而,由產品總監對所有需求逐一評估,溝通并婉拒無意義或則影響整體構架的需求,而對于必須實現的需求,則及時聯系相關負責人進行方案更改并告知所有相關成員,以保證項目正常開發。
4)平臺開發情況
在需求確定后的開發均無問題。
5)平臺測試情況
因為需求變動的影響,測試用例多次更改,最后因為時間問題,由產品總監參與協助測試。
3.剖析總結
1)協議早期沒有明晰時間節點以及交付內容
項目負責人在協議簽署時未明晰公司每位時間節點須要交付的內容以及通過標準,后期因為校方老師和高層領導的聯系,致使后期常常接受校方老師的各種要求而未能用協議進行約束。
2)校方負責人對于教學實驗及布署環境不了解
校方負責人對于實驗的目的及流程了解不多,且對中學布署環境的各項要求不明。因而,原型期間的評審雖然通過,也未能代表相關老師們的需求得到滿足。
因為對中學布署環境的要求不熟,校方負責人早期提出的布署要求和中學信息中心的要求不符;直至項目尾聲才接到信息中心的相關通知,造成第二次的小型需求變動。
3)項目成員職能出現混淆
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并沒有全程參與對接溝通,將雙方相關人員拉至一個群對各項問題進行討論和解決。引起校方負責人及相關老師,跨過項目負責人和產品總監大學物理虛擬仿真實驗,直接找IT組負責人提出各項需求。由于公司高層領導的部份緣由大學物理虛擬仿真實驗,IT組負責人默認執行需求開發,造成項目一度較為混亂。
4)校方參與度較低
根據早期計劃,由校方提供課程老師進行輔助設計,建立實驗教學場景及流程。
項目啟動后,校方未提供相關資源,由公司設計實驗流程和內容后交付校方評估,此流程效率極低。以后協商無果,根據公司領導要求根據校方老師建議進行反復更改優化。
據悉,校方沒有提早明晰項目所需的各項證明及資源,出現不少意外情況。
二、需求理解
通過對教育部相關文件的剖析理解,可以明確進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建設的本意與目的,便于虛擬仿真項目就能有效通過相關初審。
1.院校現況2.實驗教學問題3.建設目標4.建設內容
因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要求規范如下:
三、解決思路1.平臺功能結構
因為項目須要基于已有的共享展示平臺,因而有必要先理清展示平臺與教學系統的功能結構,明晰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所囊括的功能內容。
2.項目開發節點
按照功能結構,和校方合作完成相關設計工作。即中學做頂樓設計,設計實驗教學項目內容及流程,提供相關資源,給出明晰的需求方案;公司則提供技術與服務支撐。
為此,對應的節點如下所示:
四、結語
在本次項目中,因為公司相關成員對于該類產學研合作型的項目欠缺經驗,項目施行過程中出現不少問題,致使延后和需求變動,影響團隊動力。
所幸能及時解決各類問題,交付完成。
項目結束后,團隊也進行了反省,相信對于以后的其他產學研項目會更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