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恒雄
區域:廣東省-德陽市-耒陽縣
校區:上美鎮北都小學
共1課時
第二節 融融中學數學人性化教學2011年課程標準版
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氣、液、固是物質的三種狀態。
2. 了解物質的固態和液態是可以轉化的。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義熔化和凝固優質課,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4.理解熔解曲線和熔解曲線的化學意義。
(2)流程與技巧:
1、通過觀察晶體、非晶的熔化、凝固過程,培養觀察能力。
2.通過探索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感知狀態變化的條件。 培養中學生實驗、分析、歸納的能力。
3、通過探究活動,培養中學生認知和運用圖像的能力?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活動,激發中學生對自然現象的關注,形成樂于探索自然現象的情感。
2、培養中學生善于實踐、敢于通過實驗克服困難的良好意志和品質。
2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晶體、非晶的熔化、凝固過程,培養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教學難點:指導中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實驗,總結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并用圖像表達。
3 教學流程 3.1 第一學期教學活動 1 【講座】熔化與熔化
1. 創建場景、提出問題并得出新的教訓
夏天到了,河面上的冰開始融化成水。 炎熱的春天里,灑在地上的水干了,變成了看不見的水蒸氣,跑得無影無蹤。 你想知道為什么嗎? 我們從本課開始學習這種物質的狀態變化。
(一)融融(板書)
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固態、液態、氣態之間變化。 一般來說,固態的鋁、銅、鐵和其他金屬在很高的溫度下也會變成液態和氣態; 一般氣態的氫、氮、氫等,在溫度很低的時候也會變成液態、固態。 那么,水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1.概念:(板書)
物質從固體變為液體的過程稱為熔化。
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稱為熔化。
2、【探究】固體熔化時空氣溫度的變化規律是什么?
(一)提出問題
不同物質從固體熔化為液體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是否有相同的規律?
(2) 推測與假設
中學生討論:
學生A:應該不一樣。
生B:熔化過程中一定要受熱,所以物質一定要吸熱?
健康C:當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受熱時,溫度是不斷升高還是保持不變?
(3)設計并進行實驗
【建議1】將一些裝有缺氧的試管放入裝滿水的燒瓶中,用酒精燈通過燒瓶和水均勻緩慢地加熱缺氧,并攪拌。 當溫度達到40℃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體溫,待海浪完全消融后記錄4~5次。 填在表格中。
【方案二】將石蠟放入試管中,放入盛有水的燒瓶中,用酒精燈將石蠟均勻緩慢地加熱通過燒瓶。 裝置如課本上圖3.2-1所示,注意溫度計讀數和石蠟的狀態變化。 當溫度達到40℃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體溫,待石蠟完全融化后記錄4~5次。 填在表格中。 (做實驗時注意酒精燈的使用)。
時間/分鐘
海波氣溫/℃
40
44
46
48
48
48
50
55
60
蠟溫/℃
40
41
42
43
44
45
47
50
55
(四)分析論證
朋友們,請根據海浪和石蠟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想一下海浪和石蠟的熔化過程有何特點? 其中可以找到什么規律呢?
A、熱海波,海波溫度不斷下降。 當溫度升至48°C時,它開始融化。 雖然熔化過程中仍在加熱,但海波的溫度始終保持在48℃不變,直到完全熔化后溫度才繼續上升。
B、加熱石蠟時,石蠟先變軟,然后逐漸變成液體。 在整個熔化過程中,石蠟的溫度不斷升高?
師:朋友們回答得很好,實驗觀察很仔細。 現在我們打開課本,看圖3.2-2和圖3.2-3; 方格紙上的橫軸代表濕度,溫度值已經標出; 縱軸代表時間,請自行填寫。 根據你的實驗數據,在網格紙上畫出表中各時刻溫度的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將這些點連接起來,就得到了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繪制方法:先畫出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將點連接起來。)
(海浪融化的圖像)(蠟融化的圖像)
(中學生繪畫、班主任巡視指導)
(五)評價
現在我們回想一下實驗過程,有沒有什么地方可能出現錯誤呢? 互相討論一下,大家的論據基礎夠嗎? 實驗結果可靠嗎?
(六)交流與合作
與朋友交流。 看看大家的結果和其他組是不是一樣? 如果不同,如何解釋?
中學生們互相討論,老師參觀指導。 寫一份實驗報告。
教師提問:從雙曲蠟和石蠟的熔化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盡管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釋放熱量,但溫度保持恒定。 這種固體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稱為晶體。 如:海浪、冰、鹽、水晶、石膏、各種金屬。
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只要不斷釋放熱量,濕度就會不斷上升,并且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這種類型的固體稱為無定形。 如:蠟、松香、玻璃、瀝青。
(2)熔點及熔點(板書)
(1)晶體熔化的溫度稱為熔點
(2)晶體熔化的溫度稱為熔點。
(3)晶體有熔點和熔點,非晶體則沒有熔點和熔點。 同一物質的熔點與其本身的熔點相同。
師:知道晶體的熔點和熔點有什么好處? 想一想:“為什么燈泡里的鎢絲要用燈絲呢?” “冷熱表中的液體可以用水銀嗎?”
健康A:鎢的熔點為3410℃,用來制造鎢絲,不易燒壞。
學生B:水銀不能作為液體用于冷熱手表,它的熔點是-39°C,太低了。
看課本上的圖3.2-4和圖3.2-5。 分析晶體熔化過程以及熔化過程的圖像。
1. 熔晶過程
AB段為固態,放熱,溫度下降。
BC段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放熱,體溫保持不變。
CD段是液體,放熱,溫度下降?
2. 熔晶過程
EF段是液體,吸熱,體溫升高?
FG段處于固液共存狀態,吸收熱量,保持體溫恒定。
GH是固體,吸熱,溫度升高。
(3)熔融放熱、凝固吸熱(板書)
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借助水結冰時釋放的熱量,窯里的溫度不會太低,蔬菜也不會結冰。
2. 總結
本課我們通過探索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學習了熔化和融化。 我們知道晶體有熔點和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和熔點嗎? 同一晶體的熔點和熔點是相同的。 熔化 釋放熱量,熔化就是吸收熱量。
3.布置作業:動手動腦數學1、2、3?
4、黑板設計
1. 融化再融化
熔化 - 當物體從固態變為液態時,什么叫熔化?
熔化 - 當物體從液態變為固態時,什么叫熔化?
2、熔點和熔點
熔點——晶體熔化時,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稱為熔點。
熔點——晶體熔化時,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稱為熔點。
3.熔化放熱,熔化吸熱?
第二節 熔化與熔化
課程設計課堂記錄
第二節 熔化與熔化
1 第一學期教學活動 活動一【講座】熔煉與熔煉
1. 創建場景、提出問題并得出新的教訓
夏天到了,河面上的冰開始融化成水。 炎熱的春天里,灑在地上的水干了,變成了看不見的水蒸氣,跑得無影無蹤。 你想知道為什么嗎? 我們從本課開始學習這種物質的狀態變化。
(一)融融(板書)
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固態、液態、氣態之間變化。 一般來說,固態的鋁、銅、鐵和其他金屬在很高的溫度下也會變成液態和氣態; 一般氣態的氫、氮、氫等,在溫度很低的時候也會變成液態、固態。 那么,水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1.概念:(板書)
物質從固體變為液體的過程稱為熔化。
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稱為熔化。
2、【探究】固體熔化時空氣溫度的變化規律是什么?
(一)提出問題
不同物質從固體熔化為液體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是否有相同的規律?
(2) 推測和假設
中學生討論:
學生A:應該不一樣。
生B:熔化過程中一定要受熱,所以物質一定要吸熱?
健康C:當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受熱時,溫度是不斷升高還是保持不變?
(3)設計并進行實驗
【建議1】將一些裝有缺氧的試管放入裝滿水的燒瓶中,用酒精燈通過燒瓶和水均勻緩慢地加熱缺氧,并攪拌。 當溫度達到40℃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體溫,待海浪完全消融后記錄4~5次。 填在表格中。
【方案二】將石蠟放入試管中,放入盛有水的燒瓶中,用酒精燈將石蠟均勻緩慢地加熱通過燒瓶。 裝置如課本上圖3.2-1所示,注意溫度計讀數和石蠟的狀態變化。 當溫度達到40℃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體溫,待石蠟完全融化后記錄4~5次。 填在表格中。 (做實驗時注意酒精燈的使用)。
時間/分鐘
海波氣溫/℃
40
44
46
48
48
48
50
55
60
蠟溫/℃
40
41
42
43
44
45
47
50
55
(四)分析論證
朋友們,請根據海浪和石蠟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想一下海浪和石蠟的熔化過程有何特點? 其中可以找到什么規律呢?
A、熱海波,海波溫度不斷下降。 當溫度升至48°C時,它開始融化。 雖然熔化過程中仍在加熱,但海波的溫度始終保持在48℃不變,直到完全熔化后溫度才繼續上升。
B、加熱石蠟時,石蠟先變軟,然后逐漸變成液體。 在整個熔化過程中,石蠟的溫度不斷升高?
師:朋友們回答得很好,實驗觀察很仔細。 現在我們打開課本,看圖3.2-2和圖3.2-3; 方格紙上的橫軸代表濕度,溫度值已經標出; 縱軸代表時間,請自行填寫。 根據你的實驗數據,在網格紙上畫出表中各時刻溫度的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將這些點連接起來,就得到了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繪制方法:先畫出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將點連接起來。)
(海浪融化的圖像)(蠟融化的圖像)
(中學生繪畫、班主任巡視指導)
(五)評價
現在我們回想一下實驗過程,有沒有什么地方可能出現錯誤呢? 互相討論一下,大家的論據基礎夠嗎? 實驗結果可靠嗎?
(六)交流與合作
與朋友交流。 看看大家的結果和其他組是不是一樣? 如果不同,如何解釋?
中學生們互相討論,老師參觀指導。 寫一份實驗報告。
教師提問:從雙曲蠟和石蠟的熔化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盡管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釋放熱量,但溫度保持恒定。 這種固體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稱為晶體。 如:海浪、冰、鹽、水晶、石膏、各種金屬。
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只要不斷釋放熱量,濕度就會不斷上升,并且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這種類型的固體稱為無定形。 如:蠟、松香、玻璃、瀝青。
(2)熔點及熔點(板書)
(1)晶體熔化的溫度稱為熔點
(2)晶體熔化的溫度稱為熔點。
(3)晶體有熔點和熔點,非晶體則沒有熔點和熔點。 同一物質的熔點與其本身的熔點相同。
師:知道晶體的熔點和熔點有什么好處? 想一想:“為什么燈泡里的鎢絲要用燈絲呢?” “冷熱表中的液體可以用水銀嗎?”
健康A:鎢的熔點為3410℃,用來制造鎢絲,不易燒壞。
學生B:水銀不能作為液體用于冷熱手表,它的熔點是-39°C,太低了。
看課本上的圖3.2-4和圖3.2-5。 分析晶體熔化過程以及熔化過程的圖像。
1. 熔晶過程
AB段為固態,放熱,溫度下降。
BC段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放熱,體溫保持不變。
CD段是液體,放熱,溫度下降?
2. 熔晶過程
EF段是液體,吸熱熔化和凝固優質課,體溫升高?
FG段處于固液共存狀態,吸收熱量,保持體溫恒定。
GH是固體,吸熱,溫度升高。
(3)熔融放熱、凝固吸熱(板書)
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借助水結冰時釋放的熱量,窯里的溫度不會太低,蔬菜也不會結冰。
2. 總結
本課我們通過探索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學習了熔化和熔融。 我們知道晶體有熔點和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和熔點嗎? 同一晶體的熔點和熔點是相同的。 熔化 釋放熱量,熔化就是吸收熱量。
3.布置作業:動手動腦數學1、2、3?
4、黑板設計
1. 融化再融化
熔化 - 當物體從固態變為液態時,什么叫熔化?
熔化 - 當物體從液態變為固態時,什么叫熔化?
2、熔點和熔點
熔點——晶體熔化時,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稱為熔點。
熔點——晶體熔化時,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稱為熔點。
3.熔化放熱,熔化吸熱?
標簽:第二節、熔煉、熔煉、高品質、學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