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電力知識點總結
1、電功率(P):表示用電的快慢,家用電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電量。
2.單位有:瓦特(國際); 常用單位有:千瓦; 1kw=103w
3、計算電功率公式:(P=U/I 其中單位為P瓦特(w);定義公式為P=W/t(WtU伏特(V);Ian(A)
4、預計時間的單位要統一。 ①若W用焦炭,t用秒,則P的單位為瓦特; 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那么P的單位就是千瓦。
5、Kwh的含義:功率為1kw的家用電器工作1h所消耗的電能。
6、也可以用右式計算電功率:P=I2R,P=U2/R
7、額定電流(U0):家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流。
8、額定功率(P0):家用電器在額定電流下的功率。
9、實際電流(U):實際施加在家用電器兩端的電流。
10、實際功率(P):家用電器在實際電流下的功率。
11、燈泡色溫以實際電功率為準。 當U??U0時,P? 燈很亮很容易燒壞:
2、實驗電路:
三、實驗步驟:
1)、繪制實驗電路圖; 2)、接好電路(同時測量小燈泡的內阻)
3)、合上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讀數為小燈泡的額定電流,讀取電壓表讀數,觀察燈泡是否亮; 4)、使小燈泡兩端的電流為額定電流的1.2倍,觀察燈泡的照度并測量其功率; 5)使小燈泡兩端的電流高于額定電流(約0.8倍),觀察小燈泡的照度,測量其功率。
注: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的作用是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流; 實驗前,應將滑動變阻器調至最大阻值; 實驗時,電源電流應低于燈泡的額定電流。 四、電與熱 1、電流的熱效應:電壓通過導體時電功率的常用單位,電能轉化為熱能的現象。
2、焦耳定理:電壓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壓的平方成反比,與導體的內阻成反比,與通電時間成反比。
3、焦耳定理公式:Q=I2Rt,(公式中單位為QIan(A);R歐姆(t秒。)
4、當電壓通過導體所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于形成熱(電熱)時,則有W=Q,Q可用電功公式估算。 (比如電暖器的內阻是這樣的) Q=UIt; Q=U2t/R。 5、電加熱的使用:加熱元件(電飯煲、電熨斗)采用高電阻、高熔點合金制成。
7、串聯電路中I1:I2=1:1,其他分布與內阻成反比,即U1:U2=R1:R2電功率的常用單位,
P1:P2=R1:R2,Q1:Q2=R1:R2,W1:W2=R1:R2,
并聯電路中除U1:U2=1:1外,其余分布均與內阻成正比。 即I1:I2=R2:R1
P1:P2=R2:R1Q1:Q2=R2:R1W1:W2=R2:R1
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初中數學電功率知識點總結就到此結束。 希望大家都能學好化學這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