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休息了一下,嘗試了一些新的東西,整理了一些高中物理和國際物理的筆記。 很早就有一位同事問我平時是怎樣備課的。 你能告訴我我的想法嗎? 如果你要我寫的話。
此后,這件事就沉寂了近半個月。 然而,肝臟終于出來了。
武術無第二,文學無第一。
我以靜電場初學者三門必修課相關的兩章為例,談談我的備課過程和思路。 歡迎各位同事、家長、學生共同討論。 通過教師資格考試的教師都知道,教師的教學工作應包括備課、上課、布置和批改作業、課外輔導、學業成績檢查評價五個基本環節。 校外教師作為一個整體都無法逃脫這些環節,但側重點略有不同。
1. 準備教材
準備教材,看課本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物理教學日志,從2018年新課程改革開始,不同省份高考綜合改革時間不同,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的時間也不一致。 備課時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教材,尤其是校外老師。 注意。
下面我就講講新課程和新教材。
預習教材,首先關注新教材,從頭到尾認真閱讀、分析下一堂課的內容。 它的范圍從每個部分中的“問題”、“實驗”和“做”的介紹,到頁眉和頁腳中的小文字和評論、提示和課后練習。
你應該對本課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閱讀時,你要思考:這堂課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這門知識會考什么類型的題?
不需要單獨寫下來,只需想一想,看看你所想的與你后面要讀的教學參考資料中寫的重點和難點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說明你對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能力比較強。 如果不同的話,也沒有關系。 當我們以后再看教學參考書時,發現一些不同的東西,會讓我們的印象更加深刻。
對于以前教過舊課本的老師來說,一定要對新舊課本進行比較。 找出新教材中刪除了哪些內容,新增了哪些內容,以便您聽課、講課時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我知道有很多老師年復一年地重復講課。 即使課程改變了,他們仍然按照老古董來教學,很容易讓學生誤入歧途。
例如:
靜電場的內容在舊教材中作為一章放在選修課3-1的第一章中。 既然是選修課,那么高考沒考物理的學生還是要學的,因為高考要考物理。 這種安排的邏輯非常混亂。
新教科書避免了這個問題。 不管你是否選物理,普考要考的內容都放在一起,就是三本必考書。 對于高考考了物理的學生,還要學習剩下的選修必修科目,同樣是三本書。
新教材目錄
舊教材目錄
新教材將靜電場納入必修課三,分為“靜電場及其應用”和“靜電場中的能量”兩章。
其中,第9章“靜電場及其應用”重點從“力”的角度研究電場的性質。 通過對靜電力的討論,建立了電場強度的概念,進一步拓展了對力相互作用的理解。 第10章“靜電場中的能量”從“能量”的角度進一步研究電場的性質。 我認為這個分裂很棒。
2.參見教學參考
預習完教材后,你要仔細看老師的書(一定要多看這本書!!!),先看看教學的重難點,看看和你之前想的是否一致。 。
一般教師用書都會根據班級的思路將這一部分的內容分為幾個部分。 如:教學目標、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課后作業解答等,尤其是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非常詳細,教你如何通過不同的教學片段來介紹。 “做吧”欄目內容應該從哪些方面考慮等等,我會在課堂上一步步教你。
我會非常仔細地分析這一部分,并標記出我在課堂上容易錯過的區域以及與其他模塊相關的內容,這樣在課堂上就不容易忘記。
新教材特別注重思維,這也是綜合教育的體現。 因此,同樣的知識點,在培養能力的過程中如何引導、啟發思維并呈現給學生,以及抓住重點、難點、以何種形式參加考試、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等等,依然考驗著備課的細致程度。 細心。
3. 準備講義
這里所說的講義是指學生可以直接打印出來供課堂使用的Word/PDF文檔。
對于公立學校的教師,可以考慮使用教師用書后面光盤上的PPT。 雖然風格太老套(也就是說,這不是2005年以后出生的學生喜歡的風格),但這些PPT幾乎和老師課本上的教案相符。 當然,你也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比較優質的PPT,然后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的增減。
我不反對新老師借用別人的課件和教案,只要我們能夠添加自己的想法,根據我們所教學生的學業狀況進行適當的增減即可。
講義是教師思想精髓的體現。 根據使用場景,至少要準備三類講義:新課程同步講授、專題提升課程、考前復習課程。
新生同步獎勵:
新課程教學的整體設計邏輯可以參考七步教學法:作業復習、課程介紹、新課程講授、詳細實例、鞏固提高、課堂測試、課堂總結。
這七個步驟是一個整體的教學過程,但不一定需要在講義中完整呈現。 都說手無劍,心有劍。
例如,第九章第一課《靜電場及其應用》,我按照概念學習、典型實例、簡明講義、課后作業四大部分設計了講義:
在設計講義時,需要提前預設實際的課堂場景,并對課堂時間進行切片。 例如,當同時教授一門新課兩個小時時,時間可以這樣劃分:
主題
期間
模塊
上次課堂作業中疑難問題的錯誤答案的解釋
20分鐘
上半場:60分鐘
回顧上一課的要點,在本課中介紹
5分鐘
重點內容講解+輔助練習
35分鐘
課間休息
5分鐘
重點內容講解+輔助練習
35分鐘
下半場:55分鐘
本課綜合練習
15分鐘
現場測驗/現場總結
10分鐘
話題推廣:
題目的提高主要集中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我的設計是先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關鍵概念、原理、方法,然后帶領學生做配套練習。 注意設置“??階梯”,這就是出題的目的。 難度應循序漸進,有梯度,不宜難或易。
新教師備課時,可以先在網上查找優質資源,然后根據自己的課風和班上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適當的增刪,提高效率和教學能力。
如何尋找優質備課資源? 分享一下我常用的一些:
網站類別:
學科網絡
精友網
中國大學慕課
全國中小學網絡云平臺()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具:
北京必看:海淀名師陪你讀書(海淀)、學問診(西城)、新目標(朝陽)
全國范圍:曲藝教具(吳三、同學教材)、王厚雄教材全解、涂色本一本、一次過、高考必答題、部分競賽用書(沉克奇、程家富)、詳情,你可以看知乎我寫的:推薦!高中——你可以用這些教具來提高你的成績
我還有很多好的教具的最新電子版本。 有需要的老師可以私信我或者加我到各個學科組來查看。
4.解決大量問題
至此,備課已進入“深水區”。
首先,您必須完成您制作的講義上的問題。 首先檢查題目是否正確; 第二,講課時在心里模擬講課的狀態,這樣你就能把一切講清楚; 第三,規劃文章的布局,從整章開始。 ,縱觀整個講義,這些題的難度在本節中是否合適,是否超前于目標,“梯子”是否搭建得當等等。
對于課外班老師(或私人導師)來說,可以將課本和常用教具中的話題一一過一遍,但不需要詳細講解,因為學校老師已經講解過了。 自己寫講義時應該把精力集中在經常考題、容易出錯、全面提高的題上。
回答問題的時候初中物理教學日志,并不是每個問題都必須寫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步驟或者計算得很清楚。 不過,通過突出試題中的重要考點和難點,可以提醒自己講一下,也可以用來供學生批改答案。
另外,你應該定期溫習這兩類問題:
一是熟悉每年的考試難度和考試條件的變化;
二是常見經典教具的問題:具體教具可以去知乎看看我寫的:用心推薦!高中——你可以用這些教具來提高成績
通過復習題,我們會對這個知識點考的形式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哪些是反復考的,哪些是經常有“坑”的,哪些是難點、難點可能是壓軸的等等.只有復習問題才能在課堂上從其他來源學習。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5.觀看教學視頻
線下擔任校園教學督導時,新教師的專業提升主要有三個方面:寫題、批改、旁聽。 這次旁聽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校園里擅長講課的老老師旁邊,聽他怎么給學生講課:不僅要學會如何把一個知識點講清楚給學生聽,還要學會如何給學生講清楚一個知識點。有趣的是,但你還需要學會如何與學生溝通。 ,不羞于權威,有氣場。
公立學校的新教師可以和同年級的老師一起上課。 聆聽實際的課堂錄音將幫助您獲得更多。
另外,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就是觀看高質量的教學視頻,這??會讓我們上課的時候更加舒服。
聽課的時候,你會發現老師是這樣介紹這個知識點的。 為什么我之前沒有想到這個介紹方法呢? 視頻中一些老師的講解你會有全新的感受,收獲很多。
推薦視頻學習APP(網站):
B站:B站不僅有鬼才小哥哥小姐姐,還有很多學習資源。
中文大學MOOC、全國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網易公開課、騰訊課堂等
在線教育公司的動畫課程:樂樂課堂(我有全套初高中物理視頻)、洋蔥學院等。
搜索關鍵字有四種類型:
首先是你想看的內容,比如:靜電場、庫侖定律、密立根油滴實驗、電場疊加原理等。
二是口碑好的公司直播/錄播課:學而思、新東方、作業幫、猿輔導、高途課堂、青北網校等。
第三位是口碑好的物理老師:張三、李四、王麻子
四是權威機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CCTV、BBC、國家地理等制作的物理實驗或紀錄片。
六、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必須的! 但它不必像日記一樣寫在書上。
我的大部分教學反思都是用手機和微信筆記記錄的:
我的教學反思基本上都是今后需要改進的地方,因為我在課堂上已經肯定了好的方面。 我會從兩個方面來寫:
一方面,那些知識點講解得不夠簡單明了,講解得不夠透徹,需要總結和完善;
另一方面是如何優化講義,給某個學生提供具體的個性化講義等等。
此外,我認為手寫主題筆記是教學反思(而不是教學準備)的一部分。 我已經在線完成了幾乎所有與教學相關的任務:
備課和寫講義(計算機)、上課、回答問題(iPad)和批改(iPad)。 只有主題注釋是手寫的。 主要目的是系統化知識,勾畫、突出重點、難點,并通過手寫將這些東西印在腦子里。 它可以隨時隨地從大腦訪問。
以上就是我備課的一個比較完整的閉環。 如果省略了這些環節,會讓我感到很不安,對上課沒有信心。 充分準備每一堂課,尊重學生,成長自己,教得越來越熟練。
當然,沒有最佳的備課方法。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喜歡并且擅長的方法。 就像每個老師的教學風格一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終于:
如果此內容對您有幫助,您可以點贊、保存并轉發給您的同事和朋友。 這也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