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是表征物質特點的一個重要的數學量。因為密度與浮力、浮力等知識密切相關,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因此密度的測定成為高中數學的重點考試內容,為了減少中學生的學習負擔,迸發學習興趣,現將測定物質密度的幾種方式總結如下。
一、用密度計直接測定液體物質的密度。
將密度計倒入待測液體中,靜止后,觀察液面所對應的刻度值就是待測液體的密度。
二、用ρ=M/V測定固體、液體物質的密度。
1.測定物體的質量M。
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M,或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所受重力G,估算出物體的質量M=G/g。
2.測定物體的容積V。
對于形狀規則的固體物質,用刻度尺直接測出有關數據,估算出其容積V。
對于液體或形狀不規則又不溶于水的固體物質利用排水法用燒杯或量筒測出其容積V。
對于形狀不規則且溶于水或與水發生反應的固體物質,可利用排油法或排沙法,用燒杯或量筒測出其容積V。
3.將已測出的M、V代入密度定義式ρ=M/V。求出物質的密度。
三、用ρ=M/V間接測定液體物質的密度。
1.等容積法。
(1)用天平稱出一定容積水的質量M;
(2)用天平稱出相同容積的待測液體的質量M;
(3)借助M/ρ=M/ρ液,推出ρ液=ρM/M。
2.等質量法。
(1)在天平兩盤中放置同樣的量筒后調節天平橫梁平衡;
(2)在兩個量筒中分別加入適量的水和待測液體,使天平保持平衡。記下兩種液體的容積V和V;
(3)借助ρV=ρV推出ρ=ρV/V。
四、用浮力知識測定與水不相溶的液體物質的密度。
1.將水和與水不相溶的液體依次從U形管的兩端口注入。
2.待水和待測液體靜止后,用刻度尺測出兩管中液體自由面到兩種液體交界面的高度h和h。按照連通器的原理,ρgh=ρgh,ρ=ρh/h。
五、用壓強知識測物質的密度。
1.水底下沉的固體物質的密度測定。
(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固體物質的重力G;
(2)將待測固體物質浸入在水底密度計如何測量密度,注意不接觸容器底或側壁密度計如何測量密度,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視重G;
(3)因為M=G/g,V=V=F/ρg=G-G/ρg。
所以,待測固體物質的密度ρ=M/V=ρG/G-G。
2.水底懸浮的固體物質的密度的測定。
(1)將適量的水放入燒杯記陰道積V;
(2)將待測固體物質溶入水底,使其飄浮在海面靜止后,記陰道積V則V=V-V;
(3)用細針將待測固體物質全部壓入海面下,記陰道積V則V=V-V;
(4)由懸浮時F=G,即ρgV=ρgV,得ρ=ρ(V-V)/V-V。
3.測定液體物質的密度(適用于密度較小的液體)。
(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固體物塊的重力G;
(2)將固體物塊溶入水底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塊在水底的視重G;
(3)將固體物塊浸入在待測液體中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塊在待測液體中的視重G,則V=G-G/ρg=G-G/ρg,得出ρ=ρ(G-G)/G-G。
以上總結了幾種測定密度的方式,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必須按照實際問題具體剖析,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