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 了解升華和升華的概念
2、知道升華需要放熱,反升華需要吸熱;
3.了解日常生活中升華和反升華現象的特點
學習目標:升華和反升華的定義和條件
學習難點:能分析升華與反升華現象。
學習過程
第一環節:預習學習案例,探索批判
知識回顧
1、物質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轉變叫做熔化,熔化需要熱量。
2、物質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轉變稱為熔化,熔化需要熱量。
3、物質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轉變稱為氣化,而氣化需要熱量。
4、物質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轉變稱為液化,液化需要熱量。
課本預習
1. 升華:物體制成的過程稱為升華; 升華需要熱量。
2. :物體制作的過程稱為; 凝華需要熱量。
第二環節:小組合作,互動解讀
1. 了解升華和凝聚
1、為什么鎢絲用久了會變細? 燈泡用久了內壁會變黑?
2、古語云:霜前寒,雨后寒。 你能解釋一下你學到了什么嗎?
3、固體甲烷又稱干冰。 它在-78.5攝氏度時直接升華成氣態二氧化碳。 你能解釋一下為什么在運輸易腐爛的食物時,通常會在保溫車箱內撒一些干冰嗎?
自然界中的水循環
常見的水有 、 、 三種狀態,請參照右圖寫出物理狀態的變化以及它們之間吸熱與吸熱的關系。
你知道雪、霜、雹、霧、露、云、雨是怎么產生的嗎?
學前課程計劃
1. 升華:物體制成的過程稱為升華; 升華需要熱量。
2. :物體制作的過程稱為; 凝華需要熱量。
課堂教案
1、演示教材中的所思所為,中學生邊觀察邊思考。
實驗現象:當裝有代碼的試管放入冷水中時,可以發現固體碘變成了碘。 這就是碘的現象。
2.列舉生活中升華升華的現象
1、衣柜防蟲用的硫磺丸變小了
2、冬天冷凍校服的晾曬是
3、用久了的燈泡鎢絲變細,燈泡變黑,這是鎢絲先后換過的結果。
4、在北方,冬天早晨出現的霜是窗玻璃夜間(里面或外面)在窗玻璃上出現冰片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及規律,冰落在樹枝上的現象。
5、水的三態連接,完整填寫下圖
班主任指導,學生自我總結
課堂練習
1、在物態變化中,天空中的云是由水蒸氣形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氣形成的小冰晶組成的。
3、下列現象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
A. 爐子上的冰不一會兒就消失了。 B. 我國南方嚴冬時,地面出現了一層黑色的霜。
C 用久了的燈泡燈絲比新的時候細 D 冬天濕褲子凍干了
4、下列物理狀態變化中,均為吸熱的是()
A 升華、熔化 B 氣化、凝華 C 液化、凝固 D 熔化、液化
5、袋內放衛生球,以防蟲蛀。 幾個月后,生球變小或消失。 這種化學現象是()
A. 升華 B. 氣化 C. 蒸發 D. 熔化
6、冬天早上聽到霜凍,是空氣中有水汽()
A. 熔化 B. 升華 C. 液化 D. 先液化再熔化
【學習目標】
1.知道升華升華的概念
2.知道升華放熱,反升華吸熱。
3.認識生活中升華與失華的現象
[閱讀與思考]
冰塊放熱后融化成水,然后繼續放熱形成水蒸氣。 這是生活中的普遍現象。 物質放熱后能不能直接從固態變成二氧化碳?
【探索歸納】
知識點一:升華升華
1、物質狀態的變化并不總是按照固態、液態、氣態或氣態、液態、固態的順序進行。 有時,一些物體的狀態變化也可以直接在固體和氣體之間進行。 在力學中,物體從固態到氣態的直接轉化稱為升華。 物體從氣態直接轉變為固態的過程稱為升華。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升華或反升華現象。 寒冷的冬天,洗好的衣服掛在室內,因為溫度在0℃以下,濕褲子上的水會很快結冰。 這種冰雖然不會融化,但時間長了衣服還是會干的。 這是因為冰升華成水蒸氣飛走了。 放在行李箱里的衛生球或硫磺塊會逐漸變小,最后完全消失,只剩下一些白色粉狀雜質,這也是一種升華現象。 夏冬午后出現的霜,是室溫升至0℃以下時,水蒸氣直接融化形成的,是一種凝華現象。
2、升華吸熱,反升華放熱。
知識點二:實例與應用
3、日光燈使用時間長了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及規律,玻璃管的兩端會發黑。 這是因為燈絲受熱形成了__升華__現象,然后在燈座上冷卻下來。
4、嚴冬,濕褲子掛在室內會結冰。 雖然房間里的溫度仍然低于 0°C,但冷凍的衣服最終會變干,因為冰 。 結霜的產生是__水蒸氣凝華__的現象。
5.將衛生球放入袋中,幾個月后會變小或消失。 這就是衛生球的__升華____現象。
6、在一個插有小樹枝的封閉燒杯中,倒入一些保健球搗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燈上稍微加熱燒杯,可以看到粉末越來越少。 停止加熱后,燒杯中的樹根上,一時間出現了一片光滑細膩的人造景物。 關于上述實驗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 風景由健康球升華形成 B. 風景由健康球升華形成
C. 景觀經歷了氣化和融化兩種物理狀態變化
D. 景物發生升華和凝結兩種物理狀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