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1、選擇題(共10小題,每題4分,共40分)
1、分析:當θ較小時,木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木塊重量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其大小是:
, 按照余弦定律變化; 當θ較大時,木塊與木板間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摩擦力為:
,按正弦規律變化,故選B。答案:B
2、分析:物體在平緩生長過程中,弦與垂直方向的傾角θ不斷減小,這些狀態可以推到無限小,即弦與垂直方向的傾角為零; 從平衡情況,我們可以知道
小時,
,
,所以在物體逐漸長大的過程中,F逐漸減小,Ff逐漸減小。 因此選D。
3.
分析:因為兩者之間的電場力是排斥力和反作用力,如果
B是研究對象,絕緣搖桿對B球的排斥力未知,他進退兩難。
因此,以A為研究對象。 設A的電荷量為q,B的電荷量為Q,
AB的寬度為a,OB的寬度為h,由庫侖定理得到
, 從三角形 OAB 得到
,以B球為研究對象,
力如圖 3 所示,從平衡條件下獲得
, 由以上三個公式
必須
,
所以
,所以正確選項是D。
4.
分析:假設兩個三角形滑塊的質量都是m,則整體有:
滑塊B所受的力如圖所示,則對于B:
,
可以解決:
5、分析:當重力降低時,我們不知道哪根繩子會先斷。 因此,我們選擇O點作為研究對象,假設OA不會發生扭曲,繩索OB上的張力先達到最大值,則:
,根據拉米定律:
解決方案必須:
,OA會被扭斷。 以上假設不成立。
那么假設OA繩索的張力先達到最大值,
,此時,由拉米定律:
解決方案必須:
,所以OB不會被打破。
此時,
, 所以吊重物的重力最多只能是
, 所以 C 正確,選 C。
6、分析:當物體上的力平衡時,無論笛卡爾坐標系多么完美,兩個方向的合力都為零。 如果用OA構造坐標系,方向與OA垂直,可見力沿F1方向,物體A不能平衡; 如果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構建坐標系,則F4不能平衡。 所以選BC,答案:BC
7、分析:由平衡知識可知,繩索中拉力FT的大小不變,始終等于物體A的重力; 假設車輛在滑輪正下方,繩索中拉力FT的水平分量為零,此時車輛對地面的壓力FN最小,繩索所受的水平向右摩擦力Ff車輛為零; 當車輛與滑輪底部的距離無窮大時,繩索中拉力FT的垂直分量為零,車輛對地面的壓力FN最大,車輛受到的摩擦力達到的level右邊的ff最大,所以選B。答案:B
8.解析:本題中的“速度過濾器”是rate 。 工作條件是電場力和洛倫茲力平衡,即qvB=qE,所以v=E/B。 事實上,“速度濾波器”只是過濾“速度”,與粒子的電學性質無關,因此可以假設粒子的電學性質為正。 若a板電位較高,則電場力方向指向b板,洛倫茲力應指向a板,僅當滿足條件時,根據右手定則選項A正確; 如果a板潛力低,同理選項D正確。 答:公元。
9、分析:如果AB逆時針旋轉,則A在皮帶上的靜摩擦力向左移動,B在皮帶上的靜摩擦力向右移動,使上皮帶張緊,所以皮帶趨于向右相對于A輪,A為從動輪彈力產生的條件實驗,B正確; 同樣,D項正確。 答:BD。
10、D分析:分析物體所受的力,將力的矢量作三角形求解。
2.填空和實驗題
11、Mg把第二塊和第三塊磚看成一個整體。 由于對稱性,第一塊和第四塊磚對2和3整體的摩擦力一定是相同的,兩者之和等于2和3整體的重力。因此,兩塊磚之間的摩擦力第二塊和第一塊磚是毫克。
12、粒子在重力、電場力和洛倫茲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 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可以看出,
電場硬度
, 磁感應硬度
13.探索規律不能以特殊代替通常。 因此,本實驗中兩個分力的大小不應該相等,所以膠條不在兩根繩子的傾角平分線上,兩根繩子的寬度可以不同。 所以A和B錯了。 實驗要求動作的療效應該是一樣的,所以不能改變O點的位置。 所以D錯了。 實驗中合力的大小應該是測量的而不是計算的,所以F是錯誤的。 答案:C。
14. (1) 由于紙張質量小,兩者之間的摩擦力也小,所以不易察覺。 將紙貼在木板上,減少正壓,從而減少滑動摩擦,便于檢測。
(2) ①參考方案:只需將測力計的一端連接到鐵塊A上,將測力計的另一端連接到墻壁或垂直擋板等固定物體上即可。 用手用輕繩帶動木板B,讀取并記錄測力計讀數F,測出鐵塊A的質量m。
②
③彈簧測力計
3.計算題
15、解:當水平張力F=0時,燈繩在垂直位置時,繩張力最小T1=G
當水平張力F=2G時,繩索的張力最大
因此輕繩的張力范圍為G≤≤
(2)假設小球在某一位置處于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求得
所以
現在
,圖像如圖所示。
16、分析: (1) S接1時,桿剛好靜止,MN上的安培力方向垂直向下。 根據右手法則,磁場的方向垂直于紙的內側。
(2)設滑軌的寬度為L,MN桿的質量為m。當S接1時,導體桿剛好停止,則
毫克=
設最終穩態時MN的速度為v,則
BI'L=毫克和
解決方案必須:
平方米/秒
17、分析:由于環2的直徑是環3的2倍,環2的邊長是環3的2倍,而第二個環是用同樣的金屬絲做成的,所以環2的質量是2倍環 3 的那個。 設m為環3的質量,這三根繩子所承受的力為3mg。 因此,環1和環3之間的每根繩索的張力為FT1=mg。 沒有摩擦力,也不算繩子的重量,所以每根繩子沿其整個寬度的拉力是一樣的(如圖)FT1=FT2=mg。
對于環 3,處于平衡狀態:3FT1-mg-3α=0,
因此
環2中心與環3中心的距離:
,
現在
18.解析:熱厚板靠滾筒的摩擦力進入滾筒間,根據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可推算出厚板的長度
以厚板與滾輪接觸部分為研究對象彈力產生的條件實驗,其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如果厚板可以進入滾筒之間,則在水平方向:
(在哪里
), 所以由兩個公式可得: μ≥tanθ
設滾筒直徑為R,由圖中幾何關系可得
, 將此公式代入 b≤(d+a)-
代入數據得到b≤0.75cm
即厚板在輥道之間以勻速相通時,厚板進入流道前的最大長度為0.75cm。